赵迪
诗句释义: 1. 古钗埋没知何日,泥中拾得重爱惜。 - “古钗”指的是古代的首饰。 - “埋没”表示这些古钗被遗忘或隐藏在地下。 - “知何日”表达了对古钗被埋没的具体时间一无所知。 - “泥中拾得”说明这些古钗是在泥土中发现的。 - “重爱惜”表明对这些古钗的重视和珍惜。 2. 两股盘龙十二行,钗头仍刻双凤凰。 - “两股盘龙”形容钗头的装饰图案像龙一样盘旋。 -
诗句解析 1 采莲歌拟王子安: 这句意味着诗人在模仿古代文人王子安的《采莲曲》进行创作,展现了一种对古典文学的借鉴与致敬。 2. 采莲歌,歌采莲: “采莲歌”直接点明了主题,即诗歌是关于采莲的。这里的歌声是诗歌情感表达的重要方式。 3. 鬓云斜坠黄金蝉: 描述了一位女子(可能是女性角色)的头发随着年龄增长而变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青春的消逝。 4. 兰桡画舫清江曲:
采莲曲 采莲歌,歌采莲,鬓云斜堕黄金蝉。 兰桡画舫清江曲,珠钿罗裙凝云绿。 叶翠花红色如绮,鸦黄粉白情如玉。 江上休随鸿雁飞,花前莫并鸳鸯宿。 采莲自小惯乘潮,江中风浪何飘摇。 共怨良人千里外,顾影残妆恨未消。 注释: 1. 采莲歌:指女子采莲时的歌。 2. 鬓云斜堕黄金蝉:形容女子的头发像黄金色的蝉翼一样垂下。 3. 兰桡:指装饰有兰花图案的船桨。 4. 画舫:用彩绘装饰的船只。 5.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商隐,他通过描写自己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表达了对自然、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下面将对这首诗逐句进行解读: 题成趣轩 幽人荷衣蕙为带,幽居笑指秋山外。 幽人穿着荷衣,戴着蕙带,住在深山之中,指着远处的秋天山景微笑。 碧水青山意自长,墨绶朱轮心不爱。 碧绿的水面和苍翠的山峦,它们自有其悠远和美丽,而我对于权位的束缚并不感到喜爱。 宁甘高卧绝华轩
题浦舍人梧竹图 吾怀出尘想,飞思淩沧洲。 湘江夜来雨,寒色川上浮。 凉飘金井夕,露滴银塘秋。 故人隔千里,对此空离忧。 注释: - 吾怀出尘想:我的心境已经超脱尘世。 - 飞思淩沧洲:想象着自己飞向沧洲(即洞庭湖)之上。 - 湘江:指湖南省的湘江。 - 寒色川上浮:湘江夜晚的寒冷景色在河水中浮动。 - 凉飘金井夕:傍晚时分,凉风带着金色的光辉吹拂。 - 露滴银塘秋:秋天的露水落在银色的池塘上。
铜雀台 高台已凋残,欢爱从此毕。 不闻歌吹声,惟见枫叶赤。 注释:这座高大的铜雀台已经破败不堪,欢乐和爱情也随之结束。听不到歌声和鼓乐的声音,只见到枫叶红透了天。 春风辇路依江渚,鸣珰佩玉知何处。 舞影晴浮漳水云,歌声暝作西陵雨。 注释:春风拂过皇帝的御道,沿着江边的小洲,那镶嵌着珍珠的耳环和珍贵的玉器不知飘向何方。舞影在晴朗的天空中飘荡,就像天上飘浮的云彩;歌声随着夜色降临
【注】山水图:指山水画。 苏耽昔隐处,落日惟孤云。 苏耽是东晋道士葛洪的好友,葛洪在山中修道炼丹,与苏耽相好。“孤云”即浮云。 青山丹灶前,橘井香氤氲。 丹灶:道家炼丹用的炉子。传说苏耽曾炼丹于此。橘井:传说中的神仙之井,相传为苏耽所居。氤氲:形容香气浓郁。 湖光林际断,岚气霞外分。 湖光:指湖中的水光。林际:林边。断:断绝、中断。岚气:山林间的雾气。霞外:山外。 仙源不可即,清思徒纷纷。 仙源
幽人遗世氛,心与浮云薄。 薜萝寒可衣,山泉时自濯。 白云林下来,黄叶衣上落。 高风不可攀,逍遥在林壑。 逐句注释: 1. 幽人遗世氛,心与浮云薄:幽人在世间留下的痕迹很少,他的内心与天空的浮云一样轻盈。 2. 薜萝寒可衣,山泉时自濯:薜萝(一种植物)在寒冷的环境中可以成为衣服,山泉在流淌的过程中可以清洗身体。 3. 白云林下来,黄叶衣上落:白云从树林中飘落,黄叶随风飘落在身上。 4.
【注释】 1.九仙观:《太平广记》卷一百七十八引《唐阙史》说:“唐玄宗好神仙,以杨贵妃得道,故于骊山建九仙宫。”刘司务即指刘安。 2.石窗:即石洞门。 3.太乙宫:即太乙山,在今河南洛阳市西。 4.勾陈树:即勾萌,神话中天帝的侍从,主管树木。 5.洞门:洞口。 6.群仙会:即群仙宴,指宴会上众神聚会。 7.碧桃花下应相待:指仙女们在桃花下等待情人的到来。 【赏析】 这是一首赠别诗
踏莎行 · 送友人还山中 【注释】: 径转清溪,花飞红雨。武陵风景知何处。当年厌听水声寒,岂知忘却来时路。 【赏析】: 这首词写送别友人回山中的依依之情。首句“径转清溪”,即指送友之路。“径”是小路,“转”是曲折,“清溪”点出所去之地。“花飞红雨。”即指沿途的景色。“武陵”是作者的故乡;“风景”指家乡山水风光。“知何处”,即不知朋友归向何方。 第二句“当年厌听水声寒”。这里用一个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