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曾
《东上高山望五湖》 胡曾 东上高山望五湖,雪涛烟浪起天隅。 不知范蠡乘舟后,更有功臣继踵无。 注释: 1. 东上高山望五湖:诗人站在高山之巅,远眺着广阔的水面,心中充满了对远方的憧憬和向往。 2. 雪涛烟浪起天隅:在远处,白色的波浪与黑色的烟雾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壮丽的画面。 3. 不知范蠡乘舟后:这里的“范蠡”指的是春秋时期的名臣范蠡,他曾经帮助越王勾践复国成功,但在成功后选择了隐退
【注释】 ①庙算:古代指帝王谋划国家大事。张良,字子房,西汉初年著名谋臣。②下邳:古地名,在今江苏省宿迁市东南。③逡巡:迟疑不前。泥中履:指穿着泥鞋的鞋。④争得先生一卷书:意思是说争得了先生(张良)传授给他的《子房》一书。⑤子房:《史记·留侯世家》:“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姓留氏,字子房。” 【赏析】 这首咏史诗是诗人为张良作的。张良原是韩国人,因家贫而往秦朝当了“布衣”,后与黄石公相遇
诗句:岸草青青渭水流,子牙曾此独垂钓。 译文:岸边的草地翠绿如洗,渭水缓缓流淌。姜子牙在这里独自垂钓。当时他并未预见到自己的命运将会与众不同,以至于在夕阳西下时,感叹岁月流逝,白发渐生。 注释:岸:河岸。子牙:指姜子牙,古代传说中的一位贤者。垂钓:这里指的是姜子牙隐居钓鱼。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渭河边景色的描绘和对历史人物姜子牙的刻画,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静观世事的意境
诗句原文:长平瓦震武安初,赵卒俄成戏鼎鱼。 四十万人俱下世,元戎何用读兵书。 接下来是诗意翻译:长平的瓦片震动了武安的早晨,赵国的士兵突然成了戏耍的鼎鱼。四十万士兵都走向尘土飞扬的世界,主帅又何必去翻阅兵书呢? 关键词句注释: 1. 武安:地名,位于今天的山西省,是古代赵国的一个重要城市。 2. 赵卒:指的是赵国的士兵。 3. 戏鼎鱼:形容战争的残酷和士兵们的命运如同被戏弄一般。 4. 元戎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内容,在此基础上回归文本进行具体分析。此题要求对诗句进行逐句解释,然后结合注释作答,最后再赏析。“月满西园夜未央”,首句写月光如水,洒满了整个园林,夜色正长,这一句写出月色之好,营造了一种宁静、幽雅的氛围;“金风不动邺天凉”,第二句写秋风不吹动落叶,天高气爽,这一句写出了秋风之清,为全诗营造了一种宁静、幽雅的氛围
【注释】章华台:楚灵王筑的台。因笑:反语,指讽刺。萧管绝:箫管已断。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写诗人登上章华台,见台上草木茂盛,而台下却荒凉破败,不禁感叹楚灵王奢侈无度,终至身死野家。 首句“茫茫衰草没章华”,点题,交代了登台所见。章华台是楚灵王所建,后来毁于战乱之中,荒草萋萋,人烟稀少,与昔日繁华景象形成鲜明对照。这种巨大的反差,使诗人产生一种强烈的感慨。 二句“因笑灵王昔好奢”
咏史诗 · 即墨 即墨门开纵火牛,燕师营里血波流。固存不得田单术,齐国寻成一土丘。 注释: 即墨:战国时期齐国的都城,位于今天的山东省日照市。门开、纵火牛、血波流:描述即墨城被攻破时的情景。固存不得田单术:指无法采用田单的策略(围魏救赵)来保存实力或成功防御。齐国寻成一土丘:指齐国最终被秦国所灭,只留下一座土丘作为标志。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胡曾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注释:易水是战国时燕国与赵国交战的要地,在今天的河北省境内。这里指代的是荆轲刺秦的故事。 赏析: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通过对易水这一历史场景的描绘,表达了对荆轲壮士的崇敬之情和对历史的深深怀念。首句“一旦秦皇马角生”描绘了秦国的强大和荆轲的壮志凌云,暗示了荆轲的失败是必然的。第二句“燕丹归北送荆卿”则是说燕王姬建为了刺杀荆轲,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诗句释义】 杂曲歌辞车遥遥:这是一首五言绝句。杂曲,指乐调不拘一格的曲子;歌辞,即诗歌。车遥遥,意谓车子行得遥远,形容距离很远。 自从车马出门朝,便入空房守寂寥:自从你驾车离开家门,就独居空室,感到孤寂无聊。 玉枕夜残鱼信绝,金钿秋尽雁书遥:枕头已破,书信断绝,秋天已到,雁群南归。 脸边楚雨临风落,头上春云向日销:脸上沾着雨水,迎着风落下;头发被阳光晒干,像春天的云彩那样消散。 芳草又衰还不至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独不见》,它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位从军士兵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1. 杂曲歌辞独不见(第一句): 这是一首抒情诗,主题是表达对远方亲人或朋友的深切思念。"杂曲"通常指的是古代歌曲的一种分类,这里指代诗歌的类型。"独不见"则表达了诗人独自面对这种情感的状态。 2. 玉关一自有氛埃,年少从军竟未回(第二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