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曾
注释:夹谷的黄莺在三月的春光中啼叫,野花和芳草都显得格外鲜艳。 来时没有见到侏儒死去,现在只能嘲笑齐国人当年失策了。 赏析:这是一首咏史诗。夹谷,地名,在今山东济南市东北。此诗借景抒情,抒发对齐、楚两国战争失败的惋惜之情。 “夹谷莺啼三月天”,写春天景色。夹谷,山名,在今山东济南市东北。莺啼三月天,指春天景象。这两句是说,在夹谷这个山名的周围,黄莺在春天的阳光下鸣唱,百花争艳,野草茂盛
《咏史诗·吴宫》是唐代诗人胡曾创作的一首咏史之作。全诗如下: 草长黄池千里馀,归来宗庙已丘墟。 出师不听忠臣谏,徒耻穷泉见子胥。 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解析和赏析: 从“草长黄池千里馀”到“归来宗庙已丘墟”,描绘了一幅战争过后荒凉破败的景象。诗人通过“草长黄池”这一细节,生动地展现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同时也暗示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而“归来宗庙已丘墟”则进一步表达了战争后的凄凉景象,宗庙变成了废墟
注释: 青春行役思悠悠,一曲汀蒲濮水流。 青春行役思悠悠:青春时期在外漂泊,思念故乡。涂:泥涂,这里指沼泽。 一曲汀蒲濮水流:濮水边,一只青蛙正跳在泥涂上。 正见涂中龟曳尾,令人特地感庄周。 正见涂中龟曳尾:正好见到一只乌龟在泥涂中缓慢地移动着尾巴。特地:特别,特意。感:感动,触动。庄周: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战国时期的哲学家,他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诗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一上青山便化身:“化身”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比喻人或事物变化为某种形态。此处可能指诗人登上望夫山(即巫山),被其美景所感动,心灵得到了净化和升华。 2. 不知何代怨离人: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人的同情与理解。诗人通过“不知”二字,表达了对古人遭遇的理解,即使身处不同的时代,他们的遭遇和情感都是相通的。 3. 古来节妇皆销朽:这里提到“古来”,说明诗人回顾了历史上的女性形象
赵王一旦到房陵 国破家亡百恨增 魂断丛台归不得 夜来明月为谁升 注释: - 赵王:指历史上的赵王刘遂熙,他在房陵遭遇了重大的历史变故。 - 一旦:表示突然之间。 - 房陵:古地名,位于今中国陕西省境内。 - 国破家亡:国家被攻破,家园被摧毁,形容灾难深重。 - 百恨增:许多怨恨和悲伤不断增加。 - 丛台:一座古代建筑,位于现今河北省邯郸市。 - 归不得:无法回到自己的家园或国家。 -
注释:在金义山岭上凿开山岭引湘水入江,上去的昭回不较多。无数喜鹊立在桥畔,适来天道过天河。 赏析: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在金义山岭上,人们用石凿开山岭,引湘水入江,使得河水更加充沛;而喜鹊则在桥畔伫立,似乎在为这壮观的景象欢呼。最后一句“适来天道过天河”更是将这一壮丽景象与天道相联系,寓意着人们的努力和奋斗可以创造出美好的未来。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启示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1. 第一句:邓侯城垒汉江干,自谓深根百世安。 - 注释:邓侯城位于汉江之畔,地势稳固,自认为能够深根固本,百年不衰。 - 赏析:此句描绘了邓侯城坚固的位置和其深厚的根基,表现出了诗人对历史长河中这座城池稳固地位的肯定和自豪。 2. 第二句:不用三甥谋楚计,临危方觉噬脐难。 - 注释:由于不用三甥(即三个外甥)参与谋划楚国的事务,所以在危机时刻才感到后悔莫及。 -
【注释】 西至:向西行进。一荒陂:荒凉的陂塘,比喻没有前途的地方。因笑唐公不见机:因为嘲笑汉文帝不善于把握时机。莫惜骕骦(wūshèhú)输令尹:不要吝惜良马送给令尹。汉东宫阙早时归:汉朝的宫殿很早就被摧毁了,指汉高祖在白登山被围。 【赏析】 此诗是作者对汉武帝刘彻的咏史诗。这首诗表面上是写文帝,实际上是批评武帝。全诗以文帝为比兴,用“西至”、“荒陂”等词,暗喻文帝不善于把握时机。最后一句
注释:春日,草木茂盛。低,低下。山边,指摩笄山。摩笄,地名,在今山东泰安市西南。也,副词,也。前事,往事或旧事。夫人死处,指王献之与郗道茂妻子合葬之处。 译文:春天的草儿茂盛,太阳低垂,我站在山边观赏摩笄山。黄莺似乎也懂得追忆往事,它们来到夫人死去的地方啼叫。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春日里,诗人站在山边,眺望摩笄山的景象。诗人用“春草绵绵”和“岱日低”等词语描绘了这个季节的特点
注释:亲眷在世时,我被召来不得去;乱山重叠使我心空回。如何坚持别人的心意?甘愿死在岩前。 赏析:此诗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的《咏史八首》之三。全诗以“亲”、“乱”二字为线索,抒发了诗人对权贵的不满与愤怒之情。 首句“亲在要君召不来”,意为:亲眷在世时,我被召来不得去。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被征召而无法前往的无奈与悲愤之情。这里的“亲眷”,可以理解为皇帝或权贵,即诗人所要征召的人,也可以理解为指诗人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