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龙
吴充是作者的好友,邀请作者到修竹庵聚会。 正自厌嚣尘,相携就此君。 作者厌恶世俗的喧嚣,于是和友人一起来到这里。 清风飘翠色,衣袂有馀芬。 清风送来了翠绿的颜色,衣服上还残留着淡淡的香气。 静听数声鸟,闲分半席云。 静静地听着几只鸟儿的叫声,悠闲地欣赏着天空中的白云。 暮钟催客去,归梦尚氤氲。 傍晚的钟声催促着客人离开,而归家的梦想依然朦胧而美好
镜园和邓玄度步韵 诗人李云龙抒情诗篇 1. 垂杨覆溪水,长系木兰船 - 描述春天景色,垂杨柳下溪水潺潺,木兰木船轻轻系在岸边。 2. 啸咏有馀地,升沉莫问天 - 表达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即使命运多舛也要保持乐观态度。 3. 桑麻原上业,鸡犬洞中仙 - 描写田园生活,桑麻满山,鸡犬相闻,宛如仙境。 4. 笑问海东石,何人先着鞭 - 询问谁能先一步到达目标,展现出诗人的豪迈与自信。 5.
这首诗由作者在瘴岭归来后所作,他与邓玄度步韵。以下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1. 瘴岭归来日,端居独怆神。 - “瘴岭归来”指的是作者回到瘴气弥漫的南方地区(即瘴气严重的岭南),这是作者归乡后的情境。瘴气通常指湿热气候导致的疾病,所以“瘴岭”暗示着一种不健康的环境。 - “端居”意指一个人安静地居住在某处,这里可能指的是作者被贬谪或流放到了瘴气之地。 - “独怆神”表达了作者独自居住时的孤独和不安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何因浮海至,为觅返魂香。(“何因”和“返魂香”是关键) - 何因:为什么?可能表示对李木仙的深深思念。 - 返魂香:传说中的一种能使亡者复生的药物,此处可能指寻找能让逝者复活的方法或手段。 2. 别鹤声多怨,孤鸿影自伤。(描写离别的场景和情感) - 别鹤声:形容离别时的鹤鸣声,常用来形容哀伤或不舍的情绪。 - 孤鸿:孤独的大雁,常被用来象征孤独或远方。 - 自伤
诗句输出 镜园和邓玄度步韵 海内推词伯,文章仆命骚。 琴瑟原自别,竿混莫能逃。 修月斧堪试,穿阳弓暂韬。 毋将济川楫,长汎武陵桃。 译文输出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云龙所作,共八句,每句七个字,押平声韵。全诗以自然景观为题材,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田园风光图,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满足。以下是逐句的详细译文及关键词汇注释: 1. 海内推词伯 - “海内”指天下,“推”表示推崇或称赞
【注解】 鸱鸮(chī xiǎo):一种猛禽。 蝼蚁:蚂蚁。 雌伏(zhī fú):雌性藏身。 金章:古代官员的印信,用金属制成。 囊中草:比喻微贱之物,如香草之类。 鸡舌香:即沉香,是名贵的香料。 【赏析】 本诗以鸱鸮、蝼蚁自况,表达了不屈于逆境、奋发图强的精神。 首联“鸱鸮群引类,蝼蚁亦称王”,诗人将鸱鸮与蝼蚁相比,意在说明二者虽然地位卑贱,但都有自己独特的生存方式。诗人借用鸱鸮和蝼蚁的比喻
我自离开故乡已三年,一直思念着京城。 空闲时练习击剑术,空对和歌徒然自娱。 到京邸少投名片,曾经关门弃衣而去。 烦你停下征召的马,为问酒家胡人何许? 注释: 1. 我自离乡国:我离开了我的家乡。 2. 三年怀此都:我在这里已经三年了。 3. 闲谈击剑术:闲暇之余谈论剑术。 4. 空对和歌徒:空对着诗歌而没有实际的创作。 5. 京邸(bì):指官署、官府。 6. 投剌(là):投刺
【解析】 “献策”二句:我向朝廷献计,回到故乡已经十年了。 “身为万夫长”三句:我身居高位,家中有十三篇著作。 “忧国惟双涕”二句:国家有难,只有两行老泪纵横。 “相逢湖水上”二句:与友人相遇于湖上,同调之人相互同情。 译文: 我向朝廷献计,回到故乡已经十年了。身居高位,家中有十三篇著作。国家有难,只有两行老泪纵横。与友人相遇于湖上,同调之人相互同情。 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诗人对国家忧虑
【赏析】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描写了诗人在镜园中漫步所见的景物,以及由此而生的感受和遐想。诗的前两句以“断岸收残雨”、“清溪染落花”来写镜园中的景色;后三句以“呼童扫芳径”、“手自掣流霞”写诗人的活动,以“报午林中狖”、“嘶风枥下騧”来写景;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慨和遐想。这首诗写得清新自然,意境优美。 镜园和邓玄度步韵 断岸收残雨,清溪染落花。 呼童扫芳径,手自掣流霞。 报午林中狖,嘶风枥下騧。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首先读懂了诗的大意,体会诗人的感情,然后结合注释进行赏析即可。 “山雨蹴溪来”,点明时间是雨后,“蹴”是冲的意思。“蹴溪”即冲入溪中,这里用拟人手法写景,突出了雨势之猛烈。 “林烟昼不开”,写山林中的雾气在白天也笼罩着整个山林,使山林显得更加幽静,更显得深幽。 “砌芳铺碎锦,阶木挺群才”,写台阶上铺设的花砖如同精美的锦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