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岸收残雨,清溪染落花。
呼童扫芳径,手自掣流霞。
报午林中狖,嘶风枥下騧。
逍遥因有得,滴露注南华。

【赏析】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描写了诗人在镜园中漫步所见的景物,以及由此而生的感受和遐想。诗的前两句以“断岸收残雨”、“清溪染落花”来写镜园中的景色;后三句以“呼童扫芳径”、“手自掣流霞”写诗人的活动,以“报午林中狖”、“嘶风枥下騧”来写景;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慨和遐想。这首诗写得清新自然,意境优美。

镜园和邓玄度步韵

断岸收残雨,清溪染落花。

呼童扫芳径,手自掣流霞。

报午林中狖,嘶风枥下騧。

逍遥因有得,滴露注南华。

注释:

镜园和邓玄度步韵:镜园是晋代文学家、书法家王羲之的别墅,位于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北山阴县境内。这里指作者与邓玄度一同游赏镜园之事。步韵,指用同韵部字押韵的诗歌互相呼应。

断岸收残雨:断崖上残存的雨水被风带走,只留下一片寂静。

清溪染落花:清澈的小溪中飘着落花,显得更加幽静。

呼童扫芳径:叫仆人打扫通向花径的小路。

手自掣流霞:自己挥动衣袖,捕捉飞逝的流云。

报午林中狖:报晓时分树林中传来猿叫声,声音悠扬而悲凉。

嘶风枥下騧:马在枥边嘶鸣,仿佛在驱赶着什么。

逍遥因有得:悠然自得地享受这份宁静。

因有得:得到这份闲适与宁静的心境。

滴露注南华:如同天上落下的露珠般珍贵。

南华:即《庄子》一书,道家经典之一。

赏析:

此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载(公元757年)冬。诗人此时已官至太子少傅,但因遭人诬陷,被贬为遂州(今四川遂宁)司户参军。他怀着满腔愤慨来到镜园游览,写下此诗,表达了他对朝廷的失望与不满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画卷。断崖之上,残雨渐息,清清的溪水流淌着落花。这画面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让人不禁想起“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情景。后两句则通过写景抒发诗人的内心情感。他用“呼童扫芳径”来形容自己的悠闲自在,用“手自掣流霞”来比喻自己捕捉美好事物的能力。然而,在这美好的时光里,他也感到一种莫名的空虚和寂寞。最后两句,他又将目光投向远方,想象着那片美丽的山林。在那里,他可以听到猿猴的叫声,看到骏马在风中奔跑的身影。这些景象都让他感到十分惬意和满足。然而,他心中始终有一种遗憾和失落感,那就是他不能像那些隐逸之士一样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因此,他感叹道:“逍遥因有得,滴露注南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