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函是
【诗句释义】 1. 帝释窟:指佛教中的佛祖释迦牟尼的洞,位于印度。 2. 渐教昧随机:渐教是佛教的一种教学方式,它强调渐进和灵活的教学。 3. 三净安得常:三净是佛教中对人的行为、言语、心性的要求,包括身净、口净、意净。 4. 仰见群雁飞:抬头看见一群雁在天空中飞翔。 5. 诒言众食乏:贻言,即教导或启示;众食,即大众的食物。 6. 应声投身遗:应声,即随声附和;投身,即投入水中;遗,丢弃。 7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所作的《读大唐西域记》的第三首。全诗共有十一句,每句都包含了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世无转轮王,赡部有四主。(世间没有转轮王,但赡部有四主)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在这个世界上不存在像转轮王那样的统治者,但是赡部(指印度)却有着四位重要的统治者。这里的转轮王指的是印度历史上的一位伟大国王,他在位期间实现了国家的繁荣和统一
屈支有明王,崇道事黄发。 游览历遐方,爰用访奇迹。 监国属懿弟,谊重将安适。 割势封金函,丐俟驾旋发。 厥后成搆祸,因兹竟获白。 亲爱日以隆,出入排庭阙。 路逢五百牛,刑腐在旦夕。 自念形体亏,宿业不可谪。 竭赀解牛厄,愿藉慈善格。 形体乃复具,始以辞宫掖。 王闻叹奇哉,厚宠旌其阀。 仁智良不诬,设心当在昔。 【注释】: 1. 屈支:古国名,今伊朗地区。 2. 明王:贤明的君主。 3. 崇道
【诗句释义】: 1. 作善乘权贵,权贵岂能长。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权势的无奈和对善良行为的赞美。 2. 展布不及时,徘徊徒心伤。这句诗描绘了作者在权势面前感到无力和挣扎,只能徘徊不前,内心充满痛苦。 3. 一赡部洲主,半阿摩洛王。这里的“一赡部洲”指的是印度,而“阿摩洛王”则是波斯国王的名称,表明作者对两国的统治者都产生了敬仰之情。 4. 积宝非己有,力弱心乃彊
寄旋庵都寺 人生贵自处,劳劳欲何为。 岂不怀丰功,动静宜知时。 尔年五十四,百岁半过之。 年年徇土木,日日计度支。 山菊与溪梅,梦中相对谁。 我年日以迈,尔少只数期。 纵使更百龄,所忧常别离。 何如松桂侧,竟夕论心期。 山芋可继粟,荒年恒不饥。 语笑皆羲轩,而无衰世疑。 灵龟未易舍,观我徒朵颐。 随身登古台,下视西江湄。 飞帆去如鹜,安得暂相随。 念尔如飞帆,汨汨寒风吹。 欲倾万斛怀,千里重踌蹰
注释: 1. 印度毕钵罗,空劫来迢迢。这里的“印度”是古代对南亚次大陆的称呼,毕钵罗则是佛经中出现的一个地名或象征,这里指的是佛教传入之前印度就已经存在的某种神圣之地。而“空劫”则是指无量的时间和空间,表达了这个地方的历史之悠久和神秘。 2. 茎叶青且翠,冬夏恒不凋。这句话描绘了印度毕钵罗的植物一年四季都保持着生机勃勃的状态,不受季节更迭的影响,象征着那里的生命活力和恒久的生命力。 3.
这首诗是李白的《读唐西域记》。诗的第一句是:“将夕云霞变,玄景忽已灭。”意思是说,傍晚时分,天空中云彩变幻莫测,玄远的景象突然消失不见。 第二句是:“中宵霁光风,薄曙春寒冽。”意思是说,深夜时分,晴朗的光芒透过云雾,清晨的空气中带着一丝春寒。 第三四句是:“境迁情屡易,识纷智乃汨。”意思是说,随着环境的变迁,人们的心情也不断变化,智慧也会受到困扰。 第五六两句是:“文句竞华质,高明神理滑
陆太守孝山入山 陆太守孝山,名孝仁,因避讳改称孝山。孝山,字子山,号静海。 世荣讵不慕:世人难道不羡慕他吗? 所贵维物外:最重要的是超越物欲之外。 但识电火机:仅仅认识闪电的瞬间。 何辞金印大:何必吝惜那金印的荣耀? 古者不贱目:古人不会轻视眼睛。 偶与水云会:偶尔能与水和云相遇。 (“偶”指偶尔、有时) 今贤有奇情:如今贤才却具有奇特的思想。 往返丹山旆:来回飘动着红色的旗帜。 丹山指二千
诗句解析 1 何人江上来,面目清如水 - 描述一位来自江边的人物,面容清秀如同清水。 2. 遥遥向石门,寻我万山里 - 人物远远地朝着一座石门方向前进,寻找诗人所在之处。 3. 岩前青林舒,衣上白云起 - 岩前青翠的树林舒展开来,人物的衣服上仿佛飘起了白云。 4. 读书破万卷,相对难为似 - 尽管已经读了无数的书,但面对诗人时依然感到困难重重。 5. 岂不释世纷,渊明曾一仕 -
寒风自西北而来,薄雾中林显得凄清。我披衣而起,徘徊在清晨的树林中,心中感慨万千。我想起了那些逝去的朋友,他们生前有颜渊那样的德行,却未能长寿,反而留下了对乐道的怀念。 担着书卷走了三千里路,六七年来一直生活在贫寒之中。风雨交加,我在破败的屋檐下守护着自己的志向,暂时安于贫穷的生活。每当想起那些冰雪般的高尚品格,我的心情就如星辰般激荡。 精疲力竭地与命运抗争,命运却嫉妒我的才华,使我遭遇不顺和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