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函是
【注释】 1. 霜气横秋雯:霜气笼罩着秋日的景色。雯,云霞。 2. 暮鸟归何迟:傍晚的鸟儿归来为何那么晚。 3. 犬疾墓草枯:狗儿因饥饿而吃光了墓地上的草。 4. 风劲冥鸿坠:狂风猛烈吹打,使得一只飞翔的大雁坠落在地。 5. 苍茫云树中:茫茫的云海和树林之中。 6. 目极百忧萃:眼睛所及之处,忧愁汇聚在一起。 7. 人各有其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志向和抱负。 8. 浅深随所寄
《长啸》 长啸千峰顶,下方闻不闻。 倚杖落红叶,开畬烧白云。 云端邈天际,不见其中人。 树下一敛目,隔山来斧斤。 丁丁彻遐迩,寂感乃愈纷。 声象体自玄,圣哲无所云。 坐起翘青冥,高低阳雁群。 注释: 1. 长啸:大声地呼喊、歌唱。 2. 千峰顶:许多山峰的顶部。 3. 下方闻不闻:在山下的人听到后会有什么反应? 4. 倚杖:手拄着拐杖。 5. 红叶:秋天的叶子变红。 6. 开畬(wā)
疾风 疾风突然而至,无人的窗户自行打开。 折断树枝震响山谷,黑云变成高楼台榭。 耳不听人言心不移,知道这不是大地倒塌。 死亡与生俱来,尊宠与屈辱互相推移。 万物本自然运行,而世人却徘徊不已。 这疑惑贯穿一生一世,终古无法消除影响。 断绝一切思考寻求真谛,冥然失去本来面目。 一觉醒来山雾散去,万壑余下的清哀。 译文: 狂风突如其来,无人的窗户自动打开; 折断树枝的声响在山谷回响
《望归人二首》 山泽谁不乐,衣食岂自然。 叩门良有时,淹滞将穷年。 一诺未云易,宁更嫌迁延。 世间重财宝,慷慨安得兼。 客心久已降,节序无后先。 市井归人忙,对之如夜禅。 俯仰匪我畏,所畏在脆坚。 中愿苟或谐,可以遂林泉。 归期知随人,吾心徒拳拳。 注释: - “山泽谁不乐”:山泽之地,人们都喜欢。 - “衣食岂自然”:食物和衣物并不是自然的赋予,需要努力获得。 - “叩门良有时”
酬宾 客人询问我的心意,我住在这座山中。 我回答客人何其愚昧,为什么不看我的容貌。 我容貌也不悲伤,我的心从未顽滞。 我不是武陵人,也不是南阳人贤。 又不是无所事事的人,终日长吁深叹不已。 一件衣服三十年,夏天炎热冬天寒冷。 客人到来没有美酒,用烹葵和流水作饮。 相对无言,谈论的都是《楞伽经》。 太阳落山群动息,连床同夜禅定。 整夜松风声,到天亮不能入睡。 我有懒瓒计,放开脚步随遇而安。
梦 世间只有梦想,可以揭示我的心。 眼见所及皆虚妄,行动举止久非真。 如同镜中影像,万千形态皆疏远。 半夜时分悬高台,影子如何陈设处。 忽遇炬光与日光,始知光明生尘世。 梦中何来真实境,只是床上之人。 觉知不及谋算深,一息之间成古今。 寸心怎是出入处,翕辟谁为之因由。 登高揽八方之景,邈然散遐襟之忧。 所见皆人外之物,海岳动摇参辰动。 目视不能回望远,焉知我身有何在
【译文】 寒山有佳色,理策临清漪。 倚棹过绿玉,将以观冬犁。 舍舟登古岸,仿佛玉渊时。 所异谷与川,动静各有宜。 停步稍顾盼,抚景心相随。 遥遥望石门,双峰一径微。 梯穷万山出,忽然就长堤。 土屋三两间,依岩缚茅茨。 爨烟穿石窦,云影随高低。 下有丹溜潭,水落松风吹。 泠泠潭上人,分明见须眉。 乐此毕生平,耕锄复何辞。 古者食其力,辛苦当为谁。 日暮且归去,明春予再来。 【赏析】
【注释】 1. 掩室白云巅(掩:关。室:居。白云巅:山巅) 2. 瞑坐声光灭(瞑:闭目。瞑坐:闭目而坐,指打坐或冥思。声光:声音与光亮。) 3. 灭处不能知(灭:消失,这里指冥思中的声音。) 4. 渐返觉通彻(返:返回。觉:知觉。通彻:完全明白、透彻。) 5. 目入纸窗明(目:眼睛。纸窗:用纸糊的窗户或屏风。) 6. 耳透泉声咽(耳:耳朵。透:穿透。泉声咽:泉水流过石缝发出的声音像在低声说话。)
诗句释义 1 岁暮怀归人:指岁末时节,人们怀念远方归来的家人或朋友。 2. 苍茫云木外:形容景色辽阔,云雾弥漫,树木若隐若现,给人一种遥远和不确定的感觉。 3. 登高不可见:意味着站在高处却看不到目标,可能因为视线被阻挡或者目标本身不易被发现。 4. 入室闻寒籁:进入室内后听到寒冷的气息或声响,暗示着室内的寒冷或孤寂。 5. 仿佛檐下声:声音仿佛是从屋檐下方传来,增添了一份神秘感。 6.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孤雁 - 这句诗通过形象化的语言描绘了一只孤独飞翔的雁。"孤雁"意味着这只雁独自面对天空,没有同伴,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自由飞翔的向往。 2. 数年闻雁声,感慨多所系 - "数年闻雁声"表达了诗人多年来对雁声的关注和期待,而"感慨多所系"则表明这种关注带有一种深刻的情感联系。雁声往往被诗人用来寄托哀愁和思念之情。 3. 今年声愈悽,一雁落天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