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啸千峰顶,下方闻不闻。
倚杖落红叶,开畬烧白云。
云端邈天际,不见其中人。
树下一敛目,隔山来斧斤。
丁丁彻遐迩,寂感乃愈纷。
声象体自玄,圣哲无所云。
坐起翘青冥,高低阳雁群。
《长啸》
长啸千峰顶,下方闻不闻。
倚杖落红叶,开畬烧白云。
云端邈天际,不见其中人。
树下一敛目,隔山来斧斤。
丁丁彻遐迩,寂感乃愈纷。
声象体自玄,圣哲无所云。
坐起翘青冥,高低阳雁群。
注释:
- 长啸:大声地呼喊、歌唱。
- 千峰顶:许多山峰的顶部。
- 下方闻不闻:在山下的人听到后会有什么反应?
- 倚杖:手拄着拐杖。
- 红叶:秋天的叶子变红。
- 开畬(wā):开垦田地。
- 白云:指山中的云雾。
- 邈(miǎo):遥远。
- 敛目:闭上眼睛。
- 丁丁:形容声音连绵不断。
- 寂感:寂静中的感受。
- 声象体自玄:声音和形态本身就很玄妙。
- 圣哲无所云:圣人和哲人也无法解释。
- 坐起翘青冥:坐着站起来,伸向高空。
- 高低:高高低低。
- 阳雁群:南飞的大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象和诗人的内心世界。诗人站在高处的长啸声引起了山下人的注意,但他们听到后却没有产生任何反应。这反映了诗人对世俗喧嚣的超脱和对自然美的感悟。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山间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宁静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道家色彩,诗人以自然为师,追求心灵的净化和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