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文焯
秋霁 残雨空园,剩水佩风裳,暗写愁色。 未了琴尊,已凉亭馆,病馀感秋无力。 坠红信息。 废池何恨成凝碧。 怅故国。 千里。 暮云江上倦游客。 还念旧社,醉墨题襟,十年飘零,清事都寂。 晚香丛鸥,边梦续疏,狂花也笑头白。 一语问花应解得。 又断魂处,待赋卅六芳陂,载秋单舸,冷枫红驿。 诗句释义: 1. 残雨空园,剩水佩风裳,暗写愁色。 - 残雨:指秋天的雨水还未完全干涸,留下了湿润的痕迹。 -
【译文】 残蝉送走暑气,接近桂树的院落,有轻暖和微寒。 病枕睡得晚些,垂灯疏窗雨声悠闲。 题红惯于听吴桥水,翠眉曾损愁弯。 半襟秋粉,一屏冷麝,梦老丛兰。 几处登临泪眼,早花销酒力,草没诗痕。 十载倦游,霜簪吟鬓镜尘昏。 归期总为伤春误,故山应有啼鹃。 断魂犹系,西风咫尺画阑。 【注释】 绛都春:词牌名。平调:指陈衡仲所改的曲调。水西桂丛:水边之桂花丛。 残蝉:即“催残蝉”
鹧鸪天 冷红簃逭暑赋得侧艳小词以罗帕澹墨题之 水榭移灯月到床。 花阴四卷茜纱凉。 兰汤竞夕宜温玉,帘外风来澡豆香。 肌雪净,脸波长。 枕函花隐玉清防。 自嫌澹素无梳洗,犹被池莲妒睡妆。 注释:在水边的亭子边移开灯,月光洒满床。花荫中,四卷着茜色的纱衣感到凉爽。晚上用兰汤沐浴,适宜于温玉般的肌肤,窗外的风吹进来,带着澡豆的香味。肌肤雪白,脸庞修长。枕头里放着花朵隐没了玉的清香
【译文】 秋夜里隔着墙壁听到隔壁在唱歌,我不禁想起了过去曾经有过的一段情事。 水西亭榭很容易黄昏时分,独自经过那曾与我共度欢乐时光的地方,最令人销魂。 花影在桥上移动着好像月亮也在移动,笛声中仿佛见到了曲中的情人。 燕子何时飞起清尘? 【赏析】 《浣溪沙》是唐人教坊曲名,属小令,为词牌名。本词写秋夜闻歌,抒发怀人之情。首句“秋夜闻隔墙按歌”,以景起兴,点出时令,并暗含怀人之思。次句即由景入情
法曲献仙音 题语石道人填词图和石帚韵 经乱湖山,送春池馆,日暮相逢何处。 墨泪单衣,白头行卷,沾愁共惜残俎。 怕故苑、沧波地,依前断魂去。 漫回顾。 早东风、制成乡泪,空夜夜、看剑引杯狂舞。 我醉听君歌,奈萧条、时事如许。 唾月推烟,更花闲,莫道俊句。 甚江关游倦,老向西园听雨。 注释: 1. 经乱湖山:经历了战乱后的湖山。 2. 送春池馆:送别春天的池塘馆舍。 3. 日暮相逢何处
翠楼吟 瓠庵北楼夜宴和白石韵 海泪珠零,霜歌剑涩,边庭未报环赐。 鸥盟云水续,漫吟入江城哀吹。 西山摇时,念病眼离青,秋眉销翠。 吴娃丽。 篴中杨柳,断肠声细。 胜地。 瓠落能容,笑谢家棋墅,百年儿戏。 凉风归燕早,但残照乌衣邻里。 尊前愁味,有半壁诗尘,一楼花气。 横波外。 旧情还见,月棱新霁。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绘北楼夜宴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边陲战事的忧虑以及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青玉案 - 一种古代诗歌形式。这里指的是一首抒情诗。 2. 吴波绿尽回肠路 - 吴地的波光在夕阳下变得暗淡,如同绿色逐渐消失一般,使人感到内心忧伤如肠子般回荡。"吴波"可能是指江南的水波,"绿尽"表示波光已逝,"回肠路"形容内心的痛苦和悲伤。 3. 又送客桥西去 - 再次送别客人,并送至桥西边。"又"字表达了重复的行为,强调了送别的频繁与哀愁。 4. 晚色年芳长暗度 -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鉴赏的基本能力。解答本题时,先明确题目的具体要求,然后结合诗的内容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即可。本题要求分析“怜伊半袖青纱”一句的赏析,这需要对诗句进行理解并结合作者的生平经历来分析其含义。 【答案】 “怜伊”指女子,“半袖青纱”指女子的衣袖是青色的。“怜伊”是怜爱她;“青纱”是青色的丝织品。这句的意思是说:怜爱那女子的袖子是青色的,她正在用青布手帕拂拭着柳絮
乌夜啼 八尺龙须方锦,几重凤尾香罗。 蕉云一枕新凉展,昨夜小窗多。 歌力最宜酒殢,睡香还比花和。 无端梦见年时事,红晕上梨涡。 注释: - 八尺龙须方锦,几重凤尾香罗:用龙须和凤尾来形容华丽的布料,描绘出一幅精美的织物画面。 - 蕉云一枕新凉展:以蕉叶比喻枕头,形容枕头上布满了新绿的叶子,给人一种清新凉爽的感觉。 - 昨夜小窗多:昨晚在小窗户下度过了很多时间。 - 歌力最宜酒殢,睡香还比花和
《题碧湘馆水墨细竹》作者: 佚名 寒玉琅琅湘绮明。镜台霏缥粉、细香生。 露啼烟笑梦轻盈。春风笔、空翠点罗屏。 斑碧泪纵横。墨花浓染处、若为情。 江娥哀管倚云惊。玲珑玉、裁作凤鸾声。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咏物词,以“湘绮”和“碧竹”为主调。全词借物抒情,托物寓怀。 上阕写景。开头二句“寒玉琅琅湘绮明”,描写湘绮的明亮和寒冷,表现了湘绮的美丽和高洁,也表达了词人对美好的事物的赞美之情。“镜台霏缥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