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山民
渡江之越宿萧山县 宋代真山民笔下五言律诗赏析 昨夜大江舟,今宵小驿楼。只身千里客,孤枕一灯秋。市酒难成醉,乡书莫寄愁。胸中无史记,浪作会稽游。 【注释】 - 昨夜大江舟:昨夜在长江上渡过船只。 - 今宵小驿楼:今夜在驿站的小楼上过夜。 - 只身千里客:独自远行千里的客人。 - 孤枕一灯秋:孤枕独眠,一盏灯火映照着秋天的寂寞。 - 市酒难成醉:市场上的酒难以让人沉醉。 - 乡书莫寄愁
诗解与赏析: 1. 诗句解读: - “兵后刘秀宽见过”:这句表达了诗人在战乱结束后遇到刘秀宽的情景。 - “冉冉岁云暮”:形容时间的流逝,岁月如暮年般缓慢而沉重。 - “闲居安所之”:表达一种无所事事、生活状态的迷茫和无奈。 - “途穷身是累”:比喻自己处于困顿之中(路途穷尽),身心疲惫。 - “痛定语犹悲”:尽管事情已经平息,但是内心的痛苦仍旧难以平复。 - “衰鬓数茎雪”
诗的逐句释义 第一句:“携书来过此,便觉少尘埃。” - 解释: 带着书本来到这里,感觉周围的空气中少了尘埃。 - 关键词注释: “携书”指携带书籍;“过此”表示经过这里;“尘埃”在这里比喻世俗的纷扰。 - 赏析: 通过对比,突出了作者在此处能更好地与自然融为一体,享受精神上的宁静。 第二句:“檐冷留云宿,窗明报月来。” - 解释: 屋檐下凉,留下了云彩在此住宿;窗户明亮,月光也来了。 -
舟中峡口 乱山如碧玉,处处见鹃花。水涨傍分港,舟行倒走沙。宿依沽酒市,饭过钓鱼家。 译文: 乱石如碧绿的玉石,处处可见杜鹃花。水涨时河岸分开形成港口,船逆流而行。在酒馆住宿,在钓鱼人家吃饭。 赏析: 此诗描写了诗人乘船经过三峡时的所见所闻,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全诗以“乱山”和“碧玉”起兴,用比喻手法描绘出壮丽的三峡风光;然后通过写船行途中的种种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清明 清明今日是,原上一经过。 新葬冢无数,未来人更多。 此生曾悟否,不乐复如何。 莫待浇坟土,樽前且醉歌。 释义与赏析: - 清明:本诗以清明为题,描绘了清明节时的场景和心情。清明时节,人们扫墓祭祖,缅怀先烈,同时也是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时候,诗人通过描写这个传统节日的习俗,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和对生命的感慨。 - 今日是,原上一经过:诗人在清明这一天来到墓地,看着原野上经过的车辆和行人
寄郭 月篷 烟波秋草外,活计一渔篷。 淡月明寒苇,新霜醉晓枫。 身虽殊出处,道岂有穷通。 俯仰看人面,何如数过鸿。 注释:在烟波浩渺的秋草之外,是捕鱼人的家。 淡淡的月光映照在冷清的芦苇上,新的白霜覆盖着早晨的枫叶。 虽然我们身处不同的地方,追求的道路却各不相同。 低头看人的面孔,我不禁想到,不如像大雁一样飞过天际。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写给朋友的信中的一部分
宿宝胜寺 苦吟吟未了,只向两廊行。 月去塔无影,风来铎有声。 禅心随水净,佛眼共灯明。 安得云边住,与僧分此情。 注释: 1. 苦吟吟未了,只向两廊行。 苦吟:苦苦地吟诵或吟诗。 未了:没有结束,表示还在继续。 两廊:寺庙中左右两侧的走廊。 行:行走。 2. 月去塔无影,风来铎有声。 月去:月亮消失。 塔无影:塔上没有影子。 铎(duó):佛教中的一种乐器,形似铃铛。 有声:发出声音。 3.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虚明两竹窗” - 描述一个充满光明和清新的窗户,可能是由竹子制成,给人一种宁静与清幽的感觉。 2. “济楚一书房” - 书房整洁有序,书籍摆放整齐有序,反映出主人对学问的重视和对知识的尊重。 3. “风动鸟移树” - 描述了微风拂动树叶,使得鸟儿从树上飞起,象征着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4. “花香蝶过墙” - 蝴蝶被花香吸引,飞过墙壁,描绘出一个美丽的春日景象
兵后寓舍送春 触景多怀旧,凭栏易怆神。 飞花游荡子,古木老成人。 世换山如醉,田荒草自新。 乡关渺何处,回首暗风尘。 译文: 触景伤怀,多怀念过去,容易悲伤。 飞舞的花瓣像流浪的人,古老的树木像苍老的老人。 世间变幻,山就像醉酒,田地荒芜,草木自然更新。 故乡在哪里?我回头望,却只看到满眼的尘土。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触景生情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梅花的坚韧。下面是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1. 新年 - 注释:“新年”指的是新的一年或者新的开始。 2. 妆点春光到眼边,冻消残雪暖生烟 - “妆点春光”意味着春天的到来为大地增添了色彩,使得一切都变得生机勃勃。 - “冻消残雪”描述了冬天留下的雪在春天的温暖中逐渐融化消失。 - “暖生烟”形容春天的温度升高,使得空气中弥漫着温暖的气息,如同炊烟一般。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