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山民
【注释】 1. 虚窗:指竹帘。暑亦凉:夏天虽热,但竹帘能透入一丝凉意。境静:环境安静。昼偏长:白天时间较长。 2. 树色烟明灭:树木在烟雾缭绕中时隐时现。 3. 蝉声风抑扬:蝉声伴随着风吹动的声音而起伏不定。 4. 家贫书是业:家境贫寒,读书成了我唯一的生计。 5. 身老睡为乡:年纪大了,连睡觉也成了一种习惯。 6. 赤日黄埃客:烈日炎炎下的行人。黄埃:指尘土。 7. 纷纷为底忙
江楼秋夕 楼高古城绕,无奈漏声催。 幽梦风吹断,新吟月送来。 江长渔唱远,云冷雁声哀。 明日重阳酒,黄花开未开。 注释: 1. 楼高古城绕:楼高耸入云端,古城环绕着它 2. 无奈漏声催:感叹时间匆匆流逝,无法留住岁月 3. 幽梦风吹断:梦中的景象随风飘散,如同梦境被风切断 4. 新吟月送来:新的诗句仿佛是月亮送来的 5. 江长渔唱远:远处的渔民在江上唱歌,声音悠扬 6. 云冷雁声哀:云层低垂
松萝一径阴,踏破白云深。 约客分茶供,逢僧倚竹吟。 注释解释: - 松萝:这里指山中树木的枝叶,暗喻自然景色。 - 阴:阴暗,指山中的浓密树荫。 - 踏破:形容行走匆忙,踩断了树枝。 - 白云深:意即深山之中云气缭绕的景象。 - 约客:邀请客人。 - 分茶:古代的一种饮茶方式,将茶叶放在茶杯里,然后倒入开水。 - 供:提供茶水和食物给客人。 - 逢僧:遇见僧人。 - 倚竹吟:在竹林中吟诵诗句。
注释:堪叹的是诗人酒兴豪,醉后还能再次登上高山。西风拼命摇撼着,却争奈儒冠裹得牢牢的。 赏析:这是一首题画诗,写诗人在秋高气爽的时节登高远眺所见所感。首句点明季节和天气,第二句写登高的原因,第三句写登高的感想。全篇紧扣“高”字着笔,层层推进,意境开阔。作者在这首诗中以豪迈的心情抒发了对生活的无限热爱之情
【注释】 ①兰溪:兰溪水名,源出安徽黄山,流经浙江、江西、福建至广东出海,是闽浙一带的交通要道。舟中:船上。②“一舸”句:一叶孤舟正下到中流。③“西风”句:两岸秋色已尽。④“橹声”句:摇橹的声音使客船的梦魂飘忽不定。⑤“帆影”句:帆影映在别离的愁情里。⑥“落日”句:落日的余晖照在鱼虾市场和芦荻洲上。⑦“篙人”句:夜间划船时,篙手互相诉说着旅途劳顿。⑧“明发”句:明天一清早便又到了严州(今属浙江)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诗的“赏析”。然后分析每句诗句,看所表达的内容,最后综合全诗内容概括其主题。 首联“想无书赴陇,林鹤莫惊猜。”意思是:我猜想没有书籍送行去陇上,山林中的白鹤不要惊飞。此联写诗人与友人分别,朋友没有书籍相送,而只有林中之鹤。“想无”一词写出了离别时对友人的牵挂之情,“林鹤”一句写出了离别时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宋道士同游白云关》 注释: 扶携方外友,来入白云关。 八九峰如画,两三人倚栏。 棋声敲竹外,帘影落花间。 一曲瑶琴罢,翠阴生昼寒。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画面,充满了浓厚的人文气息和生活情趣。 "扶携方外友,来入白云关。"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和我的好友一起来到了白云关。这里的“方外”是指超出世俗之外的意思,表示诗人与友人的友情超越了世俗的限制。"白云关"是一处著名的风景区
岁除寄王中斋 注释: - 徂岁已匆匆:指岁月迅速流逝。 - 何人似此翁:问谁是像这老者这样的人。 - 事虽随世异:尽管世事多变。 - 道不与冬穷:道义不会因寒冬而消亡或终结。 - 身老心犹壮:虽然年纪大了,但心志依旧坚强。 - 髯斑脸自红:脸上的胡须斑白,但脸色依然红润。 - 椒花一杯酒:以酒为媒介表达祝福和感谢。 - 明日又春风:明天又是春天,意味着新的一年开始,充满希望。 赏析:
【解析】 本诗写于诗人晚年,表现了诗人对生命、人生和宇宙人生的深刻感悟。 第一句“茅舍乱鸡声”,描写清晨鸡鸣之声与杂乱的鸡叫声,点明了时间,也渲染了环境,为全诗定下了基调;第二句“疏林淡见星”,用“淡”字写出星光稀疏,突出了夜色之浓;第三句“霜轻留草绿”,用“轻”字写出霜气之轻,突出了草色之翠;第四句“雾暗失山青”,用“暗”字写出雾色之浓,突出了山色之淡。 “踪迹去来燕,交游聚散萍”
【注释】 有恨青春老:有遗憾,青春白白地过去了。 无营白昼长:无心去经营白日的长久时光。 叶新林换绿:树叶新,树林变绿。 花落地生香:花瓣落下时散发阵阵香气。 雨意一番足:一场春雨后,雨意足够了。 人家百事忙:农家忙于农事,各种活动都很忙。 为儒竟成误:从事儒学最终成为错误。 悔不早农桑:后悔当初没有及早从事农业劳动。 【赏析】 《晚春》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此诗通过描写春天景色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