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印肃
注释: 1. 颂古九十八首 其八十八: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和答诗十首》(又名《咏怀古迹》)中的第88首。这首诗是他在晚年时所作,表达了他对人生、历史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2. 我尚无:我还没有。 3. 木奴草女辨工夫:木奴草(即茶叶),草女(即茶花),辨别功夫。 4. 草木恰知非外物:草木知道它们并不属于外界的事物。 5. 含灵那信自毗卢:含灵(即草木),那能相信它来自毗卢山
【注释】 1. 颂古九十八首:唐代李商隐作的诗,共一百零八首,每句一韵。这是第九十八首。 2. 兜率(dōu jù):佛教谓阿弥陀佛的宫殿名。 3. 摩耶夫人:佛教称摩耶夫人为阿弥陀佛之母。 4. 净饭国王:释迦牟尼的父亲,姓乔达摩,名悉达多。 5. 生太子:指释迦牟尼诞生。 6. 空:佛教语,指一切法都没有自体,也没有他体。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颂古九十八首》中的第九十八首
注释:这是一首咏物诗,以三脚驴子为题,赞美它的蹄子行走时尘土不沾。它比喻了人的道德修养,即使外表平凡,也能保持高尚的品德。 赏析:这首诗以三脚驴子为喻,赞美其蹄子行走时尘土不沾。诗人通过这个生动的形象,表达了对高尚品格的赞美和追求。诗中的“一片丹霞尘不染”是关键句,它用丹霞来形容三脚驴子的蹄子,形象地描绘了蹄子表面的光滑与洁净。同时,也象征着人的高尚道德品质,即使在平凡的生活中
鱼在岸时活不久,人落深渊当下亡。 川陆谁知同一性,恰如地狱与天堂。 注释: - 鱼在岸时活不久:比喻人在安逸的环境中生活时间短暂,一旦陷入困境就会失去生命。 - 人落深渊当下亡:同样比喻人在困境中可能会失去生命。 - 川陆谁知同一性:比喻事物的本质相同,但所处的环境和条件却不同。 - 恰如地狱与天堂:比喻事物的性质和环境的关系,就像地狱和天堂一样,性质和环境都不同。 赏析:
颂古九十八首 其八十五 船子(即德山)寥寥载不空,几回明月弄清风。 呈桡舞棹无他事,只欲教人解六通。 【注释】 1. 寥寥:空寂的样子。 2. 弄清风:指月光下水面上泛起阵阵轻浪,与清风相和,形成美妙的意境。 3. 呈桡舞棹:在船上摇着船桨,舞动着船舵,划水前进。 4. 六通:即六度(佛教名词),表示修行达到六个阶段。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船子和尚(德山)的赞美
诗句释义: 1. 似水煎茶待故人,知音吃了笑欣欣。 - “似水煎茶”形容茶叶被泡得很淡,像是清水一般。 - “待故人”表示等待旧时的朋友或知己。 - “知音吃了笑欣欣”意味着与真正的朋友分享美食和乐趣时会感到愉快,因为只有知心人才能理解和欣赏。 2. 茶水本来无一说,扬眉早是自瞒心。 - “茶水本来无一说”指的是泡茶的过程本身就是简单自然的,不需要过多的言语解释。 -
飞空中地情意相依,大地上山河情意磨。 色空明暗无相似,提起时会也么。 注释: 1. 飞空中地情意相依:这里指的是诗人对于世间万物的深深眷恋和执着之情。 2. 大地山河情意磨:大地和山河都是世间万物,诗人通过对它们的描绘,表达了对世间万物的深厚情感。 3. 色空明暗无相似:色空明暗是指世间万物的形态、色彩、光影等,它们在佛教中被称为“色”,而明暗则代表了世间万物的状态。诗人在这里表示
【诗句释义】 “玄沙大用,雪峰三弄”,这是说,在禅宗修行中,玄沙师备是大用(大用即大法、大道),雪峰义存是三弄(三弄即三度、三次)。这里的玄沙和雪峰都是禅宗的大师。 “大地山河,六遍震动”,这是说,天地间的一切,都在六次震动中得到净化和升华。这里的意思是说,在禅宗修行的过程中,人们的内心世界也经历了一场深刻的变革,从而获得了新生。 【译文】 在禅修的世界中,玄沙大师是伟大的导师
注释:白天里不能说人,夜晚里不能说鬼。无量劫来成道,一切众生都在此。 赏析:这是一首颂古诗,主要赞颂的是佛祖在世间的教化和度化众生的行为。诗中说,日里不可说人,因为人有情欲,不能理解佛法;夜中不可说鬼,因为鬼是无知的畜生,不能领悟佛法。而佛陀自无量劫前就已成道,他的法轮一直转个不停,现在众生都在这里(即指人间)接受佛法的教化。这首诗赞美了佛祖的大智慧、大慈悲和大度
下面是这首诗《颂古九十八首 其八十三》的逐句释义及其赏析: 镜含世界几千春,非相非形假立名。 - 释义:镜子包含了整个世界的岁月,它并不是真实的存在,而是被赋予一个名字。 - 赏析:这里以镜子为比喻,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世界的变迁,镜子只是反射出世间的景象,而非实体的存在。 汩没未尝离镜体,怜生谁合饮光人。 - 释义:虽然时间悄然流逝,但从未真正离开过镜子的本体,那些被时间所遗忘或忽略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