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臣
一夜西风吹大都,相逢朔雪满长衢。 冲泥匹马时时立,入座寒云片片孤。 万里长途惊白发,千山一望断苍梧。 可怜汉卒无衣者,犹自持戈夜备胡。 诗句解析与赏析: 1. “一夜西风吹大都” - 意境描写:通过描述西风的强劲和寒冷,营造出一种凄凉和孤独的气氛。西风吹动都城的大雪,增添了一种荒凉感。 - 象征意义:西风常被视为离别和变迁的象征,这里可能暗指某种分离或变化。 2.
解析与译文 第一句:相国提兵驱紫氛,年来羽檄罢纷纭。 注释:相国(宰相)指代皇帝或朝廷,挥兵(指出兵)驱逐紫色云气。羽檄(指书信),停止纷乱。 赏析:这句话描述了皇帝或朝廷派出军队,驱逐紫色的云雾,表明国家安定,战事已平息。 第二句:千峰夜戟吹胡雪,万里秋笳断蓟云。 注释:戟(古代兵器,这里指山峦),胡雪(北方的雪花),蓟云(蓟州地区的云雾)。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夜晚山峦如同刀剑一般屹立
送万公子归丰城 青袍绿鬓俨琅玕,岁晏趋庭去住难。 帝苑佩声天外尽,丰城剑气斗间看。 尊前明月双鸿暮,江上梅花一骑寒。 共说甘泉能献赋,春风明日满长安。 译文: 身着青袍的公子,绿鬓如同翠玉般熠熠生辉。岁月流转,他辞别故土,前往丰城。 在宫殿中,他的佩声飘荡在天地之间,仿佛触手可及。而在丰城的剑术对决中,他展现出了非凡的实力和勇气。 宴会上,明亮的月光洒在酒杯之上,宛如一对翱翔天际的大雁。而江上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全诗共八句,每句七字,四仄韵。 兹年兹夕又春阳 - 这句话意味着在这一年、这个时间春天已经来临了。兹年兹夕,指的是这年的这个时候或者这段时间。 千骑朝天总建章 - 千骑兵在朝天门集结,都前往皇宫建章宫。千骑,指的是成千上万的士兵;朝天门,古代的城门;总建章,指聚集在建章宫。这句话描述了壮观的军队集结的场景。 金马并摇苍佩入 - 金马和苍佩一起被带入皇宫。金马
答方懋藩见赠 十年裘马蓟门烟,一日逢君北斗边。 念我遥传秋夜曲,开函年是白云篇。 岁寒兰芷首堪结,雪后琅玕倍可怜。 闻说词臣俱近幸,杨雄何日赋甘泉。 译文注释 十年间,我在蓟门过着游牧生活,每日骑马穿行于山林之间,享受着自然的恩赐。然而,有一天,我与您在北斗星下相遇,那一刻仿佛穿越了时空。 我怀念着那遥远的秋天夜晚,您曾为我传唱《秋夜曲》,如今翻开您的书信,字里行间都洋溢着白云般的清新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并分析诗歌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浏览全诗,从内容、结构、主题等角度思考作答,最后要注意字数要求,注意使用规范的答题语言。本题中,首先翻译诗句,再概括每句的大意,然后根据注释,分析诗句所表达的情感,最后进行赏析。 “柳色千门照别裾”
注释: 1. 陌上鸣珂散紫宸,相逢意气转相亲。:在郊外的道路上,车马的铃铛声和尘土飞扬的声音消散在紫禁城(皇帝居住的地方)之中。我们相逢时,都带着一种豪情壮志,互相之间感到更加亲近了。 2. 清尊细菊堪销夜,走马传书易隔旬:清澈的美酒和细小的菊花足以驱散长夜的寂寞,而骑马传递书信却容易让人等待数周。 3. 九月衣裳同在客,千江烽燧远愁人:九月里,我们的衣物都在客人那里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全诗共有四句,每一句都有其独特的意象和情感表达。以下是逐句的释义: 1. 元美自塞上归暂驻城西携酒出视:王之涣的朋友李益(字元美)从边塞归来,暂时停留在城西,拿出酒出来观赏风景。 2. 重来握手蓟门城,落日悲歌泪满缨:当王氏再次来到蓟门城的时候,夕阳已经落下,他不禁感慨万分,泪水沾湿了帽子。 3. 使者关山愁绿草,人家霜雪暗金茎
诗句原文: 二月逢君帝里尘,一尊且为驻征轮。 长卿白璧谁留赵,季子黄金又去秦。 短剑不开阊阖雨,孤舟犹及广陵春。 江门十里垂杨色,莫把时名负钓纶。 注释解释: - 《得春字赠同明卿》是明代诗人宗臣的五言律诗。 - “二月”指的是阳历二月份。“帝里尘”中的“帝里”指的是京城,这里指北京或南京等古都。“尘”形容繁华景象。“一尊”指的是酒杯,表示饮酒庆祝。 - “长卿”指的是司马相如,汉代著名文学家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把握、理解与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通读全诗,把握其思想内容,然后结合题目要求作答。 (1) 高枫摇落蓟门游,把酒青天夜倒流:蓟门秋色正浓,诗人送别了归去的玄阳山人,在高高的枫林中,饮酒作歌,畅叙友情。把酒,斟满酒杯;青天,明亮的天空;倒流,倾泻而出。 (2) 世路百年孤凤曲,霜华十月满貂裘:世道艰难,一生孤独;岁月蹉跎,白发苍苍。诗人以凤凰比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