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金
一寸金·题罗复堪三山簃校碑图 衫袖乌痕,见说耽书久成癖。更宝珉搜异,评量虿尾,苔缣阅古,摩挲蝉翼。毡蜡频梳剔。神游处、羽陵蠹泣。看胼手、千本流传,自有豪情壮波磔。 【注释】 - 衫袖乌痕:指衣襟上沾满了黑色的墨迹。 - 耽书:沉迷于读书。 - 宝珉:美玉。 - 评量:比较。 - 虿尾:蝎的尾巴。 - 苔缣:指用苔藓制成的绢。 - 摩挲:抚摸。 - 羽陵:指古代传说中黄帝铸作十二个大鼎
【译文】 一寸金谱清真,为蹇七季常题图。 愁恨余生误了春花又秋月,典衣沽酒琴边得趣。 提壶酬影胸中无物杯冷肠初热,槎枒事更难慰贴醒耶醉欲饮还停,与商量暮天雪。 年去年来芳樽迎送知春甚时节,趁冻云笼屋仍倾余酝。 萧斋罢卷堪烧残叶无语江山暝,人间世化为梦蝶陶然去一觉间眠算今生是彻。 【注释】 ①寸金谱:指用一寸金制成的乐器谱。清真,即古琴曲《清真引》。 ②蹇七季常:指唐代诗人贾岛
一寸金赠铁笔张樾臣,用梦窗赠笔工刘衍韵。 这是一首七律,前四句描写了诗人赠笔的情景,后四句抒发了诗人对书法艺术的感慨。 金石山渊,印铌匋封恣渔猎。袌尧年古雪,青门市隐,身藏人海,名著京邑。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宏大的画面,仿佛诗人置身于高山大河之间,手持金笔,肆意挥洒。他的作品遍布京城,名声远扬,如同古代的尧舜之年,大雪纷飞的景象。 舂羽稽遥牒,斯冰汗、帝仓夜泣。周秦远,虫蚑夔回
【注释】: 一寸金:指一尺见方的铜镜。 沧江:指长江,这里借指沧州、河北一带。 地偏仄:位置偏僻。 柳巷:杨柳树成行的街巷。 潮回沙碛:大潮退去后留下的沙滩上。 国破城春:国家被攻破后的春天。 家书万金直:书信比黄金还贵重。 自分余生:自己打算度过一生。 轮蹄销尽:车马声消失得无影无踪。 簪花黏鬓:把花插在头发上。 看朱成碧:形容人脸色发青。 衰老相催迫:年老催促着人。 萦系:牵挂。 故国:故乡
一寸金金拓蜀先主碑 三国英雄,未许曹瞒共杯席。怅古台落木,神鸦聚散,秋风衰草,残碑荒寂。千古苔痕碧。当年事、道陵泪滴。如今对、白茧乌毡,梦想完颜尽陈迹。 注释:三国时期的英雄豪杰,不允许曹操(曹瞒)与他一起喝酒作乐。望着古老的台上的落叶飘零,那些神鸦聚集又散去,秋风扫过衰草,只剩下一片荒芜寂静的碑石。历史上的事迹已经变得模糊不清,只有道陵流下的泪水还历历在目。现在面对的是一片白茧和黑毡
一寸金 玉宇琼梯,待瞰秋光又推堕。恰石公山外,白云飘至,陶家篱畔,黄花留坐。残叶生文火。茶烟袅、竹扉半锁。萧闲甚、一缕清言,似醉初醒梦初破。 转悔当时,三年京国,青衫软尘涴。算五湖浩荡,何妨远泛,奇峰缥缈,尽容高卧。霜橘新红么。幽林下、矮亭结个。君归也、打了包儿,便随乘钓舸。 译文 我住在高楼大厦中,等待观赏秋天的美景却又被抛弃。恰好在石门之外的山上,云朵飘扬而来,陶渊明的篱笆旁,菊花盛开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赏析时,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诗内容、情感等。此题中,“一寸金”是题目,应抓住“一寸金”的寓意来理解;“暮鸿嘹唳”是首句,要分析其作用;“吟缀”,要理解其意思;“遇子猷”,要分析作者如何欣赏这一玄理的。 【答案】 一寸金:旧时以一寸金为一锭钱。这里指赏雪。 寸金赏雪:用“寸金”比喻赏雪的银子。也指赏雪。“寸”字在这里是虚词,表示数量少。 释义
诗句释义与译文: - 「一寸金」: 这四个字可能指的是珍贵的金属或是财富的象征,但具体含义需根据上下文来确定。 - 「堪叹群迷,梦空花几人悟」: 表达对众人沉迷于虚幻之事的感叹,以及那些在梦幻中寻求真理的人很少能真正理解到。 - 「更假饶锦帐铜山,朱履玉簪」: 通过华丽的装饰和富贵的物品来比喻追求物质享受和外在荣华。 - 「毕竟于身何故」: 询问这样的追求对于自身有什么实际的意义或结果。 -
【注释】 一寸金:指一寸光阴。寸阴,指时间。 楼倚寒城,隔岸江山见东越:楼高耸入寒城的天边,隔岸的山山水水在视线中显现出向东遥远的轮廓。 望远红千尺,游丝起舞,空青一段,斜阳明灭:看远处红色的云彩有千尺高,飘动的细丝在天空中舞动,一片淡青色的天空,太阳已经西沉。 孤树秋声歇,霜枝袅、尚留病叶:孤独的树木发出凄凉的声音,霜打的树枝上还挂着一些残败的叶子。 阑干外,带郭人家,蜂房几盘折
一寸金 尚书生日光州作。光州芍药甚顺,尚书为品次图之,故末句云仙李盘根,自有云仍霭芳裔。 注释:光州的芍药长得非常茂盛,因为尚书对它们进行了精心的挑选和排序,所以最后一句诗中说“仙李盘根,自有云仍霭芳裔”。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光州芍药的美丽景象,以及尚书对这些芍药精心挑选和排序的情景。通过描绘芍药的生长环境、颜色和形状,展现了光州芍药的独特魅力和尚书对其的关心与爱护。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