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鸿嘹唳。更晚来地籁,阴风齐起。造作严凝,同云黯黯,四海玉龙呈端。妆点万家清景,普绽琼花鲜丽。最好是,命诗朋,纸帐围炉沉醉。
吟缀。搜佳制,竹外清香,金蕾喷新蕊。似糁银沙,或为粉蝶,高下乱飞空里。庆知太平,先兆阴阳和矣。这玄理,遇子猷,同赏江天真味。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赏析时,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诗内容、情感等。此题中,“一寸金”是题目,应抓住“一寸金”的寓意来理解;“暮鸿嘹唳”是首句,要分析其作用;“吟缀”,要理解其意思;“遇子猷”,要分析作者如何欣赏这一玄理的。

【答案】

一寸金:旧时以一寸金为一锭钱。这里指赏雪。

寸金赏雪:用“寸金”比喻赏雪的银子。也指赏雪。“寸”字在这里是虚词,表示数量少。

释义:傍晚时分,天空中的大雁发出嘹唳的叫声,更晚的时候,地底下传来阵阵的声响,阴风齐起。造作严凝,同云黯黯,四海玉龙呈端。妆点万家清景,普绽琼花鲜丽。最好是,命诗朋,纸帐围炉沉醉。

赏析:首句写景,“暮鸿嘹唳”“地籁”“阴风”写出了冬日里的景象。第二句写景,写雪的洁白、雪的晶莹剔透,衬托出雪的美。第三句写景,雪把大地装扮得更加美丽。第四句写景,雪花纷纷扬扬飘落在树上、树枝上、树叶上,把树打扮得更加美丽。第五句写景,雪把大地装扮得更美,把世界装扮得更美。第六句写景,雪花纷纷扬扬飘落下来,像银沙一样闪闪发光,像粉蝶那样乱飞起来。第七句写景,大雪过后,人们庆贺太平盛世的到来,阴阳之气都和顺起来,万物都生长茂盛起来。“遇子猷”是作者自注,作者在欣赏这美景之后不禁想起了晋人王献之(子猷)的故事,王献之看到雪覆盖着大地,高兴地说:“未若乘大家之白。”意思是:不如我们大家一起去赏雪吧!

【参考译文】

暮色中的大雁嘹唳高歌,更晚时传来地底下的声响,阴风一齐吹起。大地被雪装饰得更加美丽动人,雪把大地装扮得更加美丽动人。最好是有诗友陪伴,围坐在纸糊的屋子中,一起沉醉于雪景之中。

吟缀:搜求佳作,品评诗词。竹外清香:形容梅花盛开的景色。金蕾喷新蕊:指梅花绽放。似糁银沙:形容雪花洒落下来的情景。或为粉蝶:指雪花飞舞。高下乱飞空里:指雪花纷纷扬扬从空中飘落下来。庆知太平:祝贺天下太平。先兆阴阳和矣:预示着阴阳之气和谐统一。这玄理:指这个道理。遇子猷:作者在这里自注“子猷”,是指晋朝人王献之。他看到大雪后的世界,高兴地说:“未若乘大家之白。”意思是说:“不如我们大家一起去赏雪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