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分明,为怎糊模遽如许。透帘栊宵月,晴波摇荡,阑干朝旭,娇容摹取。睡起婆娑舞。绣茵卧、钿钗衬步。似离魂、倩女迷踪,惆怅无情暴风雨。
幸傍灯檠,归来环佩,鸿都帐中遇。似水仙留袜,春泉赐浴,宫妃理镜,晨妆回顾。铅墨渲缣素。疑笼罩、恨烟怨雾。终须见、铲迹人间,蜂蝶无觅处。
【注释】一寸:一尺。金花:金线绣成的花纹。六禾:指六谷。糊模:模糊。怎糊模遽如许:怎么突然变得这样。透帘栊:透过窗帘。宵月:夜晚的月光。晴波摇荡:清澈的水面在月光下荡漾。阑干朝旭:早晨阳光照到栏杆上。娇容摹取:形容女子美丽的容颜被描绘出来。婆娑舞:轻盈舞动。绣茵:华丽的垫子,指美人的床铺。钿钗衬步:用金饰的发簪作为鞋子。倩女迷踪:形容女子的美貌使男子迷失方向,无法识别其真实身份。无情暴风雨:无情地摧毁一切,风雨交加。幸傍灯檠(jùn): 幸运地靠近灯光。环佩:妇女的首饰。鸿都帐中遇: 在鸿都门的帐篷里遇见。水仙留袜:水仙花留下的花瓣落在了地上。春泉赐浴:春天的泉水用来沐浴身体。宫妃理镜:宫女用镜子整理自己的容貌。铅墨渲缣素:用铅粉和墨水在绢上作画。恨烟怨雾:心中充满遗憾和怨恨。
【赏析】
《点绛唇·赋登楼》是北宋词人晏几道的作品。此词描写一位闺中的少女因情郎不归而独自倚楼思远、愁苦满怀的情景,表现了词人对闺中少妇不幸命运的同情与关怀。全词以“愁”字为线索,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巧妙的比兴,将闺中少妇的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
“一寸金花影,和六禾”,这两句是对主人公外貌特征的描述,“一寸”指的是女子眉毛的长度,“金花”则暗指眉毛上的妆饰,如金粉等。而“六禾”则是指女子的头发,因为古代女子的头发通常用谷物来装饰,所以这里用“六禾”来代指。这里的“和”字,既表示两者的和谐搭配,也暗示了女子的美貌与智慧。
“春色分明,为怎糊模遽如许。”这两句则是对主人公情感状态的描写。春天本应是一个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季节,然而此刻却显得如此模糊不清,让人不禁感到困惑和迷茫。这种情感的变化可能是由于主人公内心的矛盾和挣扎所致。她一方面渴望爱情的到来,另一方面又害怕失去自我。
“透帘栊宵月,晴波摇荡,阑干朝旭,娇容摹取。”这几句则是对主人公所处的环境进行描写。夜幕降临,月亮透过窗帘照射进来,使得整个房间都被照亮。清澈的水面在月光下荡漾着波纹,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故事。而主人公则依偎在栏杆旁,凝视着远方的风景,仿佛在寻找着自己的影子。
接下来的几句则是对主人公动作和神态的描写。她轻起裙摆,翩翩起舞,仿佛是在向世界宣告自己的存在。而当她醒来时,则又是另一番景象。她躺在华丽的床上,用金饰的发簪作为鞋子,仿佛是在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尊贵和美丽。她的美貌被描绘得栩栩如生,仿佛是一位离魂的倩女,令人陶醉其中。然而,她的内心却是如此的孤独和无助,仿佛是被暴风雨所摧残,无处可逃。
最后几句则是对主人公命运的感叹和期盼。她幸运地靠近灯光,回到了那个让她心碎的地方——鸿都门的门楼上。在那里,她遇到了一位美丽的女子,她用春天的泉水来沐浴自己的身体,然后用镜子来整理自己的面容。尽管她已经尽力让自己看起来完美无缺,但心中的遗憾和怨恨仍然无法消除。最终,她还是不得不面对那个残酷的现实——她的爱情已经被夺走,自己也将无家可归,只能在风中流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