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泣林容,寒凄柳骨,骑鲸故人长往。丹霞吟草在,侍笔砚、珠光生掌。逸情云上。尽谢屐幽穷,戴舟兴访。凫飞雨、山灵遗恨,待题延项。
撰杖山易青黄,忽词仙骑鹤,辽天长望。联床风雨夜,商量密、今成绝响。蛮乡经帐。记接席晨昏,前盟息壤。空惆怅、溪藤如故,挽歌悲唱。

【注释】

翠楼吟 · 吊崔伯樾:翠楼,指崔氏的宅第。吊崔伯樾,为崔伯樾作挽诗。崔伯樾,字子玉,明末诸生。崇祯十五年(1642)以诸生任山阴县学教授。清兵破城,殉难于西湖畔之钱塘江上。此诗是作者吊崔伯樾之作。林容,树木的枝叶在雨中摇落的样子;柳骨,柳树挺立的姿态。骑鲸,传说中能乘鲸鱼上天的人。《列子·汤问》:“王子与文博问于屈轶。曰:‘诺。”屈轶曰:“唯,唯!”王子与文博退而喜,曰:“家贫居不善,必且得无失矣!”遂辞其妻,去而访之。”故人,指崔伯轩。丹霞,即丹霞岭,在广东韶关市东北。相传李白曾登临此地,因遇仙人,作《夜宿山寺》诗。草在指草书。侍笔砚、珠光生掌:意谓手执笔砚,书写文字。逸情云上:意谓心旷神怡。谢屐幽穷,戴舟兴访:谢灵运游山时喜欢着屐,他乘船出游,兴致勃勃。凫飞雨、山灵遗恨:意谓水鸟在风雨中飞翔,山林之神留下遗恨。延项:延陵季子,春秋吴人,孔子弟子。据《史记》记载,吴王夫差败越,欲杀之。季子求见,王使人先尝其味而后召之。季子至,则已尝矣。乃向王曰:“臣诚贪越国,窃其宝器以为臣用,今不谷反国,将何面目以见越人?请复吾邑,大国苟有计而赐之,则社稷之福也。”夫差大说。“撰杖”二句:指作者在山阴教书期间所作的《山阴雪》,并怀念旧日同僚。山易青黄:《易经·系辞下》:“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唐孔颖达疏:“衣无文者,以青黄色为主。”联床风雨夜,商量密、今成绝响:指作者在山阴教书时所写《山阴夜雨》。“蛮乡”,指广西桂林一带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后汉书·南蛮传》:“桂林蛮夷……自相攻击,乃请内属,一都尉率马谏等招抚安集之。”接席晨昏,前盟息壤:意谓从前共同谋划,誓言要使国家兴盛。前盟:指当初的约定。息壤:传说中的一种神奇的土,可以生长万物。空惆怅:意谓徒然地感到惆怅、惋惜。溪藤如故,挽歌悲唱:意谓溪边的野藤依然像从前一样繁茂,但自己已不能再为人们做任何事情了。挽歌:指哀悼死者的挽歌。

【赏析】

《翠楼吟·吊崔伯樾》是一首悼念友人的悼亡词。全词通过描写崔伯轩的生平事迹和自己的吊唁之情,表现了他忠君爱国、关心民生疾苦的高尚品德。

开头两句“雨泣林容,寒凄柳骨,骑鲸故人长往”,描绘了崔伯轩一生的艰难历程。崔伯轩在风雨中行走,就像寒秋里挺立的杨柳一样。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挫折,但他始终保持着对国家的忠诚和热爱。这两句不仅描绘了他的外貌特征,更揭示了他的内心世界。崔伯轩是一个忧国忧民的爱国者。

第三句“丹霞吟草在”,点明崔伯轩曾在丹霞岭上吟诵诗稿。丹霞岭位于广东韶关市东北,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相传李白曾在此吟咏诗句,留下了千古绝唱。崔伯轩也曾在此留下了自己的足迹,他在这里度过了许多难忘的时光。这一句不仅展示了崔伯轩的才华横溢,更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接下来“逸情云上。尽谢屐幽穷,戴舟兴访”,描述了崔伯轩的性格特点。他心胸豁达,不拘小节。当他漫步于山水之间时,总是保持着一颗自由自在的心。他喜欢登山涉水,寻找灵感。这种性格使他成为了一位杰出的文学家。这两句既赞美了崔伯轩的豪放情怀,也表达了对他的深深敬意。

第四句“凫飞雨、山灵遗恨”,进一步描绘了崔伯轩的遭遇。他如同一只受伤的水鸟,在风雨中飞翔着。山林之神对他充满了遗憾之情。这两句不仅揭示了崔伯轩的悲惨命运,更展现了他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崔伯轩是一个不畏困难、勇于担当的勇士。

第五句“撰杖山易青黄”,表明了崔伯轩曾经在山上居住过。他手持拐杖,在青黄色的山间游走。这描绘了他曾经的生活状态和心境。这一句既表现了他对自然的亲近感,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追求。

第六句“忽词仙骑鹤,辽天长望”,描绘了崔伯轩超凡脱俗的形象。他如同一位仙人一般,骑着仙鹤飞向远方。这两句不仅赞美了崔伯轩的高洁品质,更表达了对他的深深敬仰。崔伯轩是一个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探索者。

第七句“联床风雨夜,商量密、今成绝响”,回忆了他们曾经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他们曾经坐在一张床上谈论着国家大事和未来的发展。然而现在一切都已经消逝了,只留下一声叹息。这两句既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透露出对未来的忧虑和担忧。

最后一句“蛮乡经帐,记接席晨昏,前盟息壤”,描绘了他们在偏远的蛮荒之地共度时光的情景。他们在帐篷中交谈着国家大事,共同商讨着未来的发展方向。这些日子已经成为了美好的回忆,而他们的诺言也将永远镌刻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一句既展现了他们对国家的忠诚和责任感,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激之情。整首词通过对崔伯轩的描写和对其生平的回顾,表达了作者对这位英雄人物的深深敬仰和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