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束沧江,位置孤城地偏仄。正晓寒、吹角风翻,柳巷夕烟,远艇潮回沙碛。应是江南客。凭高处、乱愁似织。连年叹、国破城春,信有家书万金直。
自分余生,轮蹄销尽,栖迟万山侧。更醉中、休倩簪花黏鬓,醒时已觉,看朱成碧。衰老相催迫。惟萦系、故国信息。如今料、片叶题红,恨极难再得。
【注释】:
一寸金:指一尺见方的铜镜。
沧江:指长江,这里借指沧州、河北一带。
地偏仄:位置偏僻。
柳巷:杨柳树成行的街巷。
潮回沙碛:大潮退去后留下的沙滩上。
国破城春:国家被攻破后的春天。
家书万金直:书信比黄金还贵重。
自分余生:自己打算度过一生。
轮蹄销尽:车马声消失得无影无踪。
簪花黏鬓:把花插在头发上。
看朱成碧:形容人脸色发青。
衰老相催迫:年老催促着人。
萦系:牵挂。
故国:故乡。
如今料:现在想来。
片叶题红:《离骚》中传说有一片叶子上写了字,风吹过来时,叶子上的字变成了红色的,所以叫“片叶题红”。后来用来比喻女子出嫁。
【赏析】:
这是一首伤时怀乡诗。诗人用一尺见方的镜子作喻,抒发自己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点明镜子的大小。沧州一带地势较低洼,所以镜子里的景象显得更加狭小。“正晓寒、吹角风翻,柳巷夕烟,远艇潮回沙碛”,这四句写出了镜中的景色,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感受——他感到孤单、凄凉、寂寞,仿佛身处荒僻的边陲之地。接着诗人又从不同的角度来写自己的孤独感。“应是江南客”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无限眷恋,同时也流露出他对当前环境的不满和厌恶。最后两句诗人进一步抒发了自己对未来生活的失望和无奈。他认为自己已经没有机会再见到故乡的人了,所以只能寄希望于远方的亲人能够收到他的信。然而,由于战争的破坏,他连家信都很难寄出去,更不用说看到亲人了。
中间四句主要描写镜子里的景色。“乱愁似织”一句,既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忧虑不安,也暗示了他对未来的担忧和焦虑。而“连年叹、国破城春,信有家书万金直”更是直接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忧虑和自己的处境。诗人感叹国家已经被攻破了,而自己却仍然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心中充满了痛苦和无奈。
最后几句则是诗人对未来的展望和期望。他虽然已经过了一生,但是依然渴望着回到故乡,过上平静的生活。然而,现实却让他无法实现这个愿望。他觉得自己已经老了,身体越来越差,而且年老体衰也让他更加怀念故乡了。最后一句“惟萦系、故国信息”更是将这种情感推向了高潮。诗人深深地牵挂着故乡的消息,希望有一天能够听到亲人的消息。然而,现实却让他无法做到这一点。最后一句“恨极难再得”更是表达了诗人深深的遗憾和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