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大相
【注释】: 1. 上路填车马:上路,指开始一段旅程。填车马,准备车辆马匹。 2. 折花伤玉手:折花,指折取一枝梅花。玉手,形容女子的手细腻洁白。 3. 照水落金钿:照,照耀。水,流水。金钿,指镶嵌在发髻上的金色珠宝。 4. 及此芳春日:及,赶得上。此,这里。芳春日,春天的美好时光。 5. 俱宜妙丽年:俱,都。宜,适宜。妙丽年,美好的青春年华。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能力。此类题解答时一般要结合诗句内容和诗词的意象进行分析。解答时,需要学生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分析,根据题目要求,“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首先应明确注释的内容,然后分析注释中蕴含的情感。最后进行赏析。“越井炎洲北,贲禺桂水东”一句,点明番禺郡所在地;“神仙开胜概,良宰穆清风”两句
水退后呈郑使君十四韵 四载风烟拥节旄,大川舟楫属贤豪。 金沙涨挟青岩下,锦石秋吹碧浪高。 西郡日来沉雾雨,南溟天阔簸风涛。 四方大水无不尔,九载襄陵此重遭。 已悼室庐同泛梗,转愁衢市渐容舠。 三山欲出层波底,千水遥吞百雉牢。 万命一丝悬蚁穴,孤城三板足乌号。 蛟龙纵意骋巨壑,鸿雁伤心哀暮壕。 十道变书连日上,颓隍版筑不时操。 官疑苍水充行使,书出玄夷领郡曹。 陷溺似曾须宝筏,阻饥急用散仓廒。
悯旱三章端民歌王兵宪宗鲁也余为广其辞焉 往见侯兮,熊车戾止。今见侯兮,短衣敝屣。短衣敝屣兮为吾民,手足胼胝兮焉知其勤。 吊洪流兮汗漫,侯之治水兮心力殚。芬芳兮椒浆奠,水府兮闷闷。 发禁旅兮登城陴,民之颠溺兮忍其弗持。载糗饵兮食其饥,上帝怒兮叱水府。 杀湍流兮宅南土,江河晏兮来万祜。 译文: 过去见到的侯啊,驾着华丽的马车停在了这里。现在见到的侯啊,穿着破旧的衣服在泥泞中行走
解析: 第一段: - 诗句: “中丞鹊印近登坛,白钺彤弓映豸冠。” - 注释: “中丞”指的是地方官,“鹊印”可能表示其官印如鹊鸟般美丽。“登坛”通常指登上高位或重要的讲坛,这里可能是比喻担任高职位。“白钺”和“彤弓”是古代的兵器装饰,象征权威和力量。“映豸冠”意味着这些象征权力的物品在其官帽上闪烁,增强了威严。 第二段: - 诗句: “入掌中台专弹射,出兼四镇拥材官。” - 注释:
这首诗是一首民歌,表达了诗人对洪水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担忧。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1. 悯潦三章端民歌王兵宪宗鲁也余为广其辞焉 注释:这是一首关于洪水灾害的民歌,作者是王兵,被皇帝宪宗鲁也所采纳,并扩大了它的词义。 2. 潦不止兮奈何,日惨晦兮雨滂沱 注释:洪水泛滥不止,我该怎么办呢?太阳昏暗,大雨滂沱。 3. 燕雀东西兮失其故处,蛟龙矫矫兮水府失驭 注释:燕子和麻雀失去了它们原来的住处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绘燕子的形象来抒发诗人的感慨和思念之情。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马上见宫燕回翔感赋一字起九字止 —— 在马上看到皇宫中飞翔的燕子,引发感慨,写下了一个字(可能是“思”字)。 燕,于飞。入绣幕,出香帏。御林拂拂,宫桃绯绯。晓临金屋舞,夕傍玉楼依。 燕子在飞翔,进入华丽的帷帐(绣幕),走出芳香的帷幕。清晨在金碧辉煌的屋檐下翩翩起舞,傍晚则靠在玉石装饰的楼阁上
悯潦三章端民歌王兵宪宗鲁也余为广其辞焉 洪涝如汤兮毒我州土,大地维石兮乱常流水。长夏霪雨兮溢于原野,漂荡室庐兮浸灌城市神社。 水不仁兮民为仇雠,洪水不止兮君侯忧心忡忡。 赏析: 这首诗以“悯潦”为主题,描述了一场持续不断的洪涝灾害对人民生活和国家治理造成的严重破坏和影响。诗中通过对洪涝的生动描绘和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展现了诗人对人民的关怀和责任感。同时
西湖春游曲 青萍照绿芜,细柳漾新蒲。 翡翠金堤并,鸳鸯玉水俱。 时逢湘浦驾,来弄汉皋珠。 注释:青萍:青色的浮萍。绿芜:泛指杂草。翡翠:鸟名,羽毛翠绿色,常在江水中觅食、栖息。金堤:指用金色装饰的堤坝。时逢:常常遇到。湘浦:湖南洞庭湖一带。汉皋:指汉皋泽,在今湖北武昌附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西湖美景,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描绘和人物形象刻画,展示了一幅美丽的西湖春色图
【解析】 此诗是一首题咏灵隐寺的七绝。首联写寺的地理位置,“西峰”指灵隐的西边山峰。“翠微半”,指山色青翠,山势高峻。“半”,一作“上”。次联写山中景色。“地涌化人宫”即山体仿佛宫殿一般。“化”,变化、形成之意。“涌”字用得好,形象地写出了山体的高大。“宫”,指寺庙。“万木中”,指在万木丛中。“高挹群山外,幽藏万木中。”两句写游灵隐寺时所见之景。“挹”,意为捧取、汲取。“高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