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崧
注释:城下的青草,是饶府的调子。湖南的青草军防守太和县,日与南乡有构隙之意。 打拢(liáo lǒng)渔家船,更锁东门渡。 从城下泊,不放江南去。 赏析: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令,抒发的是诗人在湖南为官时,对当时政治局势的不满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开头两句“城下青草歌时饶府调湖南青草军守太和日与南乡有构隙之意”,写的是湖南青草军的将领们,在青草茂盛的时节,唱着带有地方特色的小调。他们驻守的地方
《富田筑城歌二首其二》是明代刘崧创作的一组五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筑城者的艰辛与牺牲的深刻理解。下面将逐句解析诗句的含义,并附上相应的译文以及必要的关键词和注释: 1. 朝为山中坟:这句诗描绘了筑城夫人们清晨时分,如同安葬在山中的情景。这里的“坟”指的是他们所建造的城墙,象征着他们在黎明前就开始了辛勤的工作。 2. 暮作城下窟:到了傍晚,筑城的人们已经完成了工作,变成了城墙下的居住空间
城下青草歌时饶府调湖南青草军守太和日与南乡有构隙之意 注释:在城墙下的青草地上,歌声嘹亮地传唱着。这是饶府调的曲调,是湖南青草军的军歌。他们正在驻守守卫着太和城,每天都与南乡的军队有着矛盾和冲突的意图。 日日起帆樯,载酒送牛羊。 注释:每天早晨,士兵们就扬起船帆,把酒装进酒壶,准备送牛羊回南方的家乡。 赣兵明日下,相候打南乡。 注释:江西的士兵们明天就要下来,我们在那里等候你们一起攻打南乡
风过山中栗叶沙,夜幕低垂西园家。 南华经典手捧读,清泉旁静思无涯。 注释: - 风吹山栗叶:风轻轻吹动着山中的栗子树叶。 - 夜落西园里:夜色降临,星辰点缀在西园的深处。 - 手把南华经:手中握着一本古老的南华经书。 - 闲来看秋水:在这宁静的时刻,他悠闲地欣赏着秋天的水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象。首句通过“风吹山栗叶”和“夜落西园里”,营造了一个深秋夜晚的氛围
【注释】 道人:和尚,道士。神气:精神面貌。清:清明。碧眼:青黑的瞳子。映绿发:映在翠绿色的头上。寒梅:冬天盛开的花。和:同“呼”。花咽飞雪:花好像在喝飞来的雪花。 【赏析】 此诗为赠陈炼师东庭四时词,赞美他的高洁品格。首句写道人的神态、外貌。第二句用拟人化手法写出道人清晨起床后的动作,第三句以生动形象的比喻写出了道人动作的特点,第四句以生动形象的比喻写出了道人动作的特点。整首诗歌语言朴实
《富田筑城歌二首 其一》是一首描绘战争场景的诗,由明代刘崧创作。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 - 尽起东乡人:这句表明动员所有的居民参与建城工作。东乡人可能是指居住在该地的所有人民,他们被动员起来参与这一重要的建设活动。 - 筑城富田去:描述的是人们前往富田筑造城墙的行为。富田可能指的是一块肥沃的土地,因此筑城也象征着对这片土地的守护和开发。 - 官军有老小:说明军队中有不同年龄层次的士兵
【注释】 兴国:地名,今属江西。南乡:地名,在江西吉安附近。 【赏析】 《懊恨曲》是南宋诗人汪元量的一首词。这首词写宋将张世杰兵败被俘后,对主将的怨恨之情。全词采用对比的方法,先写自己战败投降后的不幸遭遇,再写主将的失策和失误,从而表现了作者对南宋王朝的不满和悲愤之情。 “谁知兴国险,阵败不容身。”上句点明兴国为宋之险地,下句写张世杰战败之后,无处容身的境遇,表达了作者的悲痛之情。 “路从南乡出
注释:香炉里添上新柴,丹炉中继续燃烧旧的灰。碧绿的窗如清水般清澈,我端坐观看绿荫回生。 赏析:此诗描绘了一幅春日东庭景象,通过香篆添新火、丹炉养旧灰等细节,展现出东庭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景象。同时,碧窗如水净、坐看绿阴回等描写,也生动地展现了东庭的静谧与美好。整首诗意境优美,给人以宁静致远之感
【诗句释义】 1. 褰衣涉江水:提起衣服,涉过江水。2. 相趁渡沙觜:你我并肩,共同渡过河滩上的沙洲。3. 沙水白茫茫:指江水与沙滩相接处,水天一色,一片茫茫白色。4. 不知江路长:却不知江边道路有多长。【注释】 白话译文: 提衣涉水过江水,携手共渡沙洲头。 江流与沙洲相接处,只见白茫一片无尽头。 不知江边有多少路程,只知眼前一片茫茫。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江南景色的诗
注释 杖倚:拄着拐杖 琅玕绿:绿色的琅玕,指竹 杯澄琥珀红:红色的酒杯,指酒 道人:道士,这里指陈炼师 春睡:春天睡得特别熟 门掩落花风:门被风吹得关上了,落下的花瓣在门前飘舞。 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陈炼师东庭四时词的诗。陈炼师在春天的时候,拄着拐杖,坐着,喝着琥珀色的酒,春天睡得特别熟,门被风吹得关上了,落下的花瓣在门前飘舞。这是一幅生动的画面,充满了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