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炎(双溪)
卜算子 腻玉染深红,艳丽难常好。 已是人间祓禊时,花亦随春老。 唤起曲生来,醉赏惟宜早。 此去阴晴十日间,点点粘芳草。 注释: - 腻玉染深红:形容花朵鲜艳,像玉石一样细腻而深红色。 - 艳丽难常好:虽然美丽但很难一直保持。 - 人间祓禊时:指人们用河水洗掉身上的污垢或不吉利的事情的节日。 - 花亦随春老:花儿也随着春天的到来而凋谢了。 - 唤起曲生来:把曲子叫醒,可能是在邀请曲生(可能是指某人
【解析】 1.“欲近上元人意好”,上元节是农历正月十五,也就是元宵节,诗人在此处用“月如人意团圆”写出了节日的热闹和人们的高兴,表达了作者对上元节的喜爱;“彩衣一笑棹觥船”一句中“彩衣”是指妇女穿的衣服,也用来指代妇女;“凤池”原指汉代殿前台阶上的水,这里借指帝王之位。这两句写出了作者对上元节的喜悦之情。 2.“三山来鹤驾”,三山是道教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这里泛指仙山
【注释】 1. 吴宰:宋朝名相吴育。 2. 时节近元宵:即农历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 3. 天意人情都好:天时和人情都很美好。 4. 烟柳露桃:烟雾迷漫的柳树,沾有露珠的桃花。 5. 觉(jué)今年春早:感觉到今年的春天来得特别早。 6. 遏云:指歌声嘹亮高远,能使人止住呼吸聆听。 7. 凤将雏:比喻歌声美妙动听,如同凤凰在天上展翅飞翔,其子正雏立欲飞。 8. 蓬岛:传说中的蓬莱仙山。 9.
【注释】: 1. 《浪淘沙令》是词牌名,又名“忆秦娥”或“秋波媚”。 2. “菊”:菊花。 3. 东篱:东边的篱笆,这里指菊花丛生的地方。 4. 泛芳卮:泛指酒杯。卮,古代酒器。 5. 重九日:即重阳节,在农历九月初九日。 6. 捻纤枝:比喻手捧、抚摸着菊花的茎叶。 7. 寂寞凤孤飞:形容孤独凄凉,像凤凰一样孤独地飞翔。 8. 惟有花知:只有花草知道。 【译文】: 秋色笼罩着东边篱笆,
忆秦娥 甲戌赏春 胭脂点。 海棠落尽青春晚。 青春晚。 少年游乐,而今慵懒。 春光不可无人管。 花边酌酒随深浅。 随深浅。 牡丹红透,荼香远。 注释: 1. 胭脂点:用胭脂描绘出的花瓣状的花朵。 2. 海棠落尽青春晚:海棠花已经凋谢,春天也即将结束。 3. 青春晚:比喻人的青春已经逝去。 4. 少年游乐,而今慵懒:过去经常与朋友们一起游乐,但现在却变得懒惰起来。 5. 春光不可无人管
诗句释义: - 曹瞒忍杀杨德祖,不敢复害祢正平。 - 注释: “曹瞒”指曹操(字孟德),“杨德祖”是杨修,因与曹操有过矛盾而遭其毒死,“不忍杀杨德祖”表示曹操没有杀害杨修。 - 区区黄祖雀鼠辈,乃以嬉笑生五兵。 - 注释: “黄祖”指黄祖,三国时期人物,“雀鼠辈”形容黄祖等无能之辈。“嬉笑生五兵”暗指这些人只会用言语来对付别人,却无法解决真正的问题。 - 才虽可爱亦可忌,人间险过羊肠路。
【注释】 思忆故园花又发:思念故乡,看到故园的花又开放了。 等闲:随意,随便 流年:时光流逝的年华。 休论升擢与平迁:不要谈论官职的高低和升迁与否。 拂衣归去:甩掉官服,回家。 无事即神仙:没有什么事就是神仙。 鸾孤凤只:鸾鸟孤独,凤凰孤单。 鸾、凤:传说中的神鸟,比喻高贵的人。 随缘:听其自然。 桃叶曲:指《桃叶歌》,相传为春秋时吴国女子采桑时所唱的歌曲。 【译文】
西江月·用荼酿酒饮尽 蔌蔌落红都尽,依然见此清姝。水沉为骨玉为肤。留得春光少住。 鸳帐巧藏翠幔,燕钗斜亸纤枝。休将往事更寻思。且为浓香一醉。 注释: 1. 蔌蔌落红都尽,依然见此清姝:形容荼花已经落完了,但荼花依然美丽动人。蔌蔌(sù)是指荼花落下时的声音,落红指荼花的花瓣。都尽表示荼花已经完全凋谢了,但荼花仍然美丽如初。清姝即清丽美丽的女子,这里用来比喻荼花。 2. 水沉为骨玉为肤
蔷薇露染玉肌肤。 欲试缕金衣。 一种出尘态度,偏宜月伴风随。 初疑邂逅,湘妃洛女,似是还非。 只恐乘云轻举,翩然飞度瑶池
试问休官林下去,何人得似高年。 壶中不记岁时迁。 吹箫新有伴,餐玉共求仙。 有客尊前曾得见,月眉云鬓娟娟。 断肠刺史独无眠。 谁能闻一曲,偷向笛中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