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
彭刚直公挽诗 神州贯长江,其南际涨海。 江海幸息浪,砥柱今安在? 持危望同心,事棘公不待。 回忆越祲昏,炎方门户殆。 天降江神尊,气吞海若倍。 军离终成睦,民恐顿忘馁。 雪涛拥虎门,两角高崔嵬。 孤军壁其外,免胄不披铠。 共苦感士卒,任难服僚寀。 我亦受危任,同臭若兰茝。 论奏出腐儒,谬谓谋可采。 王师入龙编,虏肉不足醢。 捣虚势已成,行成逞欺绐。 返旆三军呿,撞斗老夫唉。 天鉴刚且直
这是一首五言诗,全诗如下: 古人贵硬笔,刻画等锥印。 取才颖与须,刚健生神骏。 宣城传散卓,能使少师困。 今人矜柔毛,因难乃得顺。 墨采常有馀,曼缓藏坚韧。 新意縳鸡氄,三钱非鄙吝。 盘辟尤如意,得自弋阳郡。 芥羽杀馀怒,草翘涵朝润。 毫齐力亦齐,马服忘其迅。 刷勒无不可,茧栗至径寸。 细筋自露锋,丰肌转成韵。 万物无刚柔,善役随所运。 投笔揩眼花,忘我椎指钝。 注释: 1. 古人贵硬笔
【注释】 ①淮西:指代唐朝的淮西节度使李光弼。李光弼,字燕然,行伍出身,曾官至宰相。②荐贤:举荐贤士为官,意在安抚天下。③阉祸:唐中宗时,韦后与武三思合谋,以宦官监军,朝政腐败,酿成“八王之乱”。④汾、淮:指代唐朝的汾州和淮州,即今山西、陕西一带。⑤泌:泌县,今属河南。贽:指代唐朝宰相裴度的《讨武安军贼状》。无:没有。⑥老聃:老子,道家创始人,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时期的思想家。⑦痛:苦于。⑧汾
诗 易实甫以司马温公残帖砚见赠乃温公与其侄九承议手札后半段其眉亦缺数字就残石作砚叶东卿故物翁覃溪刻字题为断碑砚误上有元吾子行印及昌龄印昌龄满洲人乾隆时官学士多藏旧椠本书馀每见之印朱文曰长白敷槎氏李南涧日记载其人疑此为昌龄所刻诸家真迹法帖不详帖何名又不知真迹在何所此其半石也 译文 易实甫送给我一个司马温公的残破砚台,这是温公和他的侄子九承议的手稿。砚台后面有一段文字缺失
慈仁寺双松犹存往观有作 在慈仁寺,我看到了两棵老松,它们仍然屹立在那里。 千步廊前车如织,归来中满不能食。 在长长的廊下,车辆如同织布机一般络绎不绝,但我却无法欣赏这美景。 无聊欲共草木语,城南双松上胸臆。 我想与这些树木交谈,但它们似乎无法理解我的意思。 琳宫百堵无片瓦,远见精神出草棘。 这庙宇的墙壁上长满了草藤,但我依然可以看到庙宇的精神所在。 伟哉衣冠绮与黄,曾睹秦火三月熄。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控中原、北方门户,袁曹旧日疆土。 - 控制整个中原地区,就像北方的门户,这是对邺城的赞美。邺城曾是袁绍和曹操的故地,这里承载着他们的历史和记忆。 2. 死胡敢齧生天子,衮衮都成呓语。 - 北方的敌人敢于攻击中原的皇帝,但他们的行为如同呓语,毫无根据。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北方敌人的蔑视和不屑。 3. 谁足数?强道是、慕容拓拔如龙虎。 - 没有人能够计数。然而
蜀葵花 兰花论其畹,蕙草称其亩。荷花盛开于泽陂,美不胜收。 看花满眼意方快,艰苦骄矜何足取。 世俗以耳为贵,斗奢华;洛花则被认为好,蜀葵却被视为丑。 十千一窠难得见,不赏园林赏罂缶。 可怜光采顷刻间,愁阳愁雨劳逻守。 田间野客爱蜀葵,认为易生且耐久。 娟若芙蓉斗秋霜,直如枲麻出蓬莠。 烂然千朵应时发,粪溉岂出园奴手。 美锦难比缣利用,河豚岂如鲤适口。 广庭廓落无雕饰,萝薜挂墙一尺厚。
这首诗是明朝诗人王慎中的作品。它描绘了中国古代的一些重要地点,包括轩辕台、伯夷庙、吉甫墓碑、碣石馆和日华宫等,这些都是古代帝王和文化名人曾经居住和活动的场所。 “畿辅先哲祠联”这一句,“畿辅”指的是北京的周边地区,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市及其周边地区。“先哲”是指先贤或者有学问的人。“祠联”是指祠堂上的对联,通常是用来表达对先贤的敬仰之情的。 “轩辕台,伯夷庙,吉甫墓碑,观圣贤风教所遗,请稽经典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其山恒 - 指的是恒山,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是中国五岳之一。 2. 其水滹 - 滹沱河,发源于河北省张家口市,是海河水系的一部分。 3. 其浸涞 - 涞源县的涞水河,也是海河水系的一部分。 4. 其薮昭余祁 - 指祁县的昭仁湖,是晋北平原上的一个著名湖泊。 5. 会大一统车书 - 指历史上的统一王朝,如汉朝、唐朝等。 6. 渊岳钟灵皇建极 - 形容帝王的德行和才能
【解析】 这是一道考核识记文学文化常识的题目,此类题目一般不考到。要求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尤其是课本注释和重要作家的生平及其作品等。 “虽富贵不易其心”:虽然富贵地位高了,但是仍然不改其心志。“行”:行为、品行。 “贫贱不移其行”:即使贫困卑下,也不改变自己的行为。“通经学古为高”:学习古代经典是高尚的,因为能够通晓经书,研究古代的事理。“救时行道为贤”:能够拯救时代,施行道德是贤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