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觌
【注释】 半钩珠箔:用珠串做成帘子。 小扬州:指扬州的小街。扬州古称“小扬州”。 重楼:多层的楼房。 曾醉玳筵歌舞:曾经在华丽的酒桌上,尽情地饮酒作乐。 几时休:什么时候能停止呢? 大都人世,会少离多:人生大多聚少散多,离别是常有的事。 都是闲愁:这些忧愁都只是闲愁,没有实际意义。 【赏析】 赵德大还延平,因语旧游,作此以赠之。这首词写的是作者与友人重逢后,对往昔的追忆和感伤。 上片首句写景
【注释】 上元:农历正月十五,旧时称上元佳节,元宵节。灯火:指元宵的灯火,即灯会。还空过:还空荡荡地过去。 风月词情:指赏心悦目的景色。冷落教谁和:冷落得无人欣赏。 今忘我:现在忘记了自己。 静中看破:在静寂中领悟到一切事物的本质。 万事空花堕:一切都如虚幻的花朵,纷纷坠落。 【赏析】 此词写元宵佳节,人已老去,但知因果,不问世事,与世无争之心态,以及观照世事、洞悉本质之后的豁达洒脱
这首诗是唐代李德裕创作的一首咏物词。全诗共五句,内容如下: 艳杏红芳透粉肌。 沉香亭宴太真妃。新晴庭馆燕来迟。 试抹么弦妆半掩,满斟绿醑袖交飞。九重天上捧金卮。 释义及注释 1. 艳杏红芳透粉肌 - 鲜艳的杏花色彩明亮,如同女子肌肤般娇嫩,这里描绘了杏花的美丽和生机。 2. 沉香亭宴太真妃 - 在沉香亭举办的宴会中,玄宗皇帝宠爱的杨贵妃(太真妃)出现。沉香亭是一种高雅的场所
【注释】 一扇熏风入座凉:一扇轻纱般的帘子透进了清凉的山风。 轻云微雨弄晴光:轻轻的云和细雨,给晴朗的阳光增添了几分色彩。 绿团梅子未成黄:还未成熟的青梅是绿色的,像一团绿色。 渐近日长愁闷处:时间一天天过去,心情也渐渐变得忧愁烦闷。 更堪羁旅送归艎:更让人难以承受的是旅途的辛苦和思乡之情。 乱山重叠水茫茫:四周是层层叠叠的山,河水浩渺无际。 【赏析】 此诗写于作者离乡别井之际
春光好,侍宴苑中赏杏花。 胭脂腻,粉光轻。 正新晴。 枝上闹红无处著,近清明。 仙娥进酒多情。 向花下、相闹盈盈。 不惜十分倾玉斝,惜凋零。 注释: 1. 春光好,侍宴苑中赏杏花。 - “春光好”:春天的景色宜人,阳光明媚的好时光。 - “侍宴”:陪同君主或贵宾饮酒作乐,这里指的是在皇家园林中陪侍君主赏花。 - “苑中”:皇家园林内。 - “赏杏花”:赏玩杏花的美丽。 2. 胭脂腻,粉光轻。
【解析】 “璧月香风,万家帘幕烟如昼”:明月清风,家家户户的帘幕都笼罩着一层烟雾,如同白日。点绛唇,词牌名,又名“凤栖梧”“碧梧春”“梅花曲”,双调六十六字,上片十一句五仄韵,下片十一句七仄韵。此调首见欧阳炯《烛影摇红》。“庆即席上”:庆祝即将来临的节日。 “闹蛾雪柳。人似梅花瘦”:热闹非凡的蛾眉般的柳枝,像雪一样的美人脸,人们好像比梅花还要瘦。这两句写景,渲染了喜庆的气氛。“行乐清时
浣溪沙 绮陌寻芳惜少年。 长楸走马着金鞭。 玉楼春醉杏花前。 憔悴如今谁作伴,别离还近养花天。 碧云凝处忆婵娟。 译文: 在华丽的小路上寻找春天的芬芳,珍惜年少时光。 骑着高头大马奔驰在宽阔的官道上,手中挥舞着金鞭。 在春色满园的玉楼上沉醉于杏花的香气之中。 如今我容颜憔悴,无人陪伴,离愁渐重;花儿凋谢,离别的日子也更近了。 思念远方的亲人,仿佛碧云中凝聚着他们的身影
春光好 槐阴密,蔗浆寒。 荔枝丹。 珍重主人怜客意,荐雕盘。 多情翠袖凭栏。 晚妆罢、谁与共欢。 帘卷玉钩风细细,敛眉山。 注释: 1. 春光好:春天的美好时光。 2. 槐阴密:槐树的阴影浓密而幽深。 3. 蔗浆寒:甘蔗制成的冷饮,清凉而略带苦涩。 4. 荔枝丹:荔枝红润如宝石。 5. 珍重主人怜客意:表达对主人款待客人的感激之情。 6. 荐雕盘:献上精美的盘子给客人品尝。 7. 多情翠袖凭栏
霁雪好风光,恰是相逢时节。 酒量不禁频劝,便醉倒人侧。 严城更漏夜厌厌,应有断肠客。 莫问落梅三弄,喜一枝曾折。 解析: 1. 第一句:“霁雪好风光,恰是相逢时节。” 这里的“霁雪”指的是晴朗的雪天,意味着天气晴朗,适合外出。“好风光”表示景色宜人。“恰是相逢时节”则表达了两人相遇的时机恰好。这句话整体描绘了一幅晴朗冬日的美景,以及两个主人公意外相遇的场景。 2. 第二句:“酒量不禁频劝
【诗句释义】 “一声杜宇”:指杜鹃鸟叫声。 “满地落红愁不语”:地上落满了红杜鹃,杜鹃鸟在默默地啼叫,好像在为春天的逝去而感到悲伤。 “国色春娇”:指牡丹花,被誉为国色天香的牡丹。 “不逐风前柳絮飘”:牡丹花不愿随风飘散,就像柳絮一样。 “珠帘休卷”:不要卷起珠帘,要珍惜牡丹花的美丽。 “胜友俱来”:许多有才德的朋友都来了。 “同醉君恩倒玉杯”:和君王一起饮酒庆祝,把美酒一饮而尽。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