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斜风,上元灯火还空过。
下帘孤坐。
老去知因果。
风月词情,冷落教谁和。
今忘我。
静中看破。
万事空花堕。
【注释】
上元:农历正月十五,旧时称上元佳节,元宵节。灯火:指元宵的灯火,即灯会。还空过:还空荡荡地过去。
风月词情:指赏心悦目的景色。冷落教谁和:冷落得无人欣赏。
今忘我:现在忘记了自己。
静中看破:在静寂中领悟到一切事物的本质。
万事空花堕:一切都如虚幻的花朵,纷纷坠落。
【赏析】
此词写元宵佳节,人已老去,但知因果,不问世事,与世无争之心态,以及观照世事、洞悉本质之后的豁达洒脱,是一首咏物抒怀之作。
开头二句,点明节令:“细雨斜风,上元灯火还空过。”元宵佳节,本应灯火辉煌,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热闹非凡,但“细雨斜风”,天气恶劣,节日气氛顿时大打折扣,灯火自然也显得暗淡无光。
三、四句描写主人公此时此地的心理活动,“下帘孤坐。老去知因果。”“帘”字,写出了室内环境,更写出了主人公的心情。他独自一人,坐在昏暗的房间内,面对这空荡荡的灯市,心中不禁感慨万分,因为人老了,所以才会懂得了因果报应的道理。这里的“老去知因”,既指年岁老迈,也暗喻人生阅历丰富,对世间百态有了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五、六句进一步展开这一主题。“风月词情,冷落教谁和?”这里,“风月词情”指的是赏心悦目的景色,“冷落”则是指这些景色无人欣赏。诗人用“冷落”二字,表达了他对繁华世界的冷漠态度。而“教谁和”,则是说这种冷落无人能和,无人能解,只有诗人自己才能体会到其中的滋味。
七、八句转向对现实的思考和感悟。“今忘我。静中看破。万事空花堕。”这里,诗人用“今忘我”表达了他对功名利禄等世俗之物的淡泊和超脱,用“静中看破”表达了他对世事万物的洞察和领悟。而“万事空花堕”,则是指一切都如梦幻泡影般虚无缥缈,纷纷坠落。这是诗人对人生的一种深刻理解,也是他对自己内心的一种独白。
整首词通过描绘元宵佳节的热闹景象,表现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同时,也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