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觌
忆秦娥 西风节。碧云卷尽秋宵月。秋宵月。关河千里,照人离别。 尊前俱是天涯客。那堪三载遥相忆。遥相忆。年光依旧,渐成华发。 译文: 西风中吹来了节令,碧色的云彩在秋夜中飘散开来。秋夜的月亮挂在高高的天幕上,照亮了千里关山河川,映照着人们彼此的离别之情。 在酒杯之前,我们都变成了天涯漂泊的人,怎能忍受这三年的时光,你远隔万里地思念着我? 我们各自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想念着对方,时光流逝
定风波·题续宅江楼 极目秋光夕照开。潮头初自海门来。杳杳江天横一线。如练。疾驱千骑鼓声催。 杰槛翠飞争徙倚。一行新雁去仍回。翠袖半空歌笑迥。低映。十分沉醉劝金杯。 【注释】 1. 定风波:词牌名。又名“定风波令”“定风波格”“定风波体”等。双调,五十八字,前后段各四句三仄韵一叠韵。 2. 题续宅江楼:作者在江楼上题写自己的诗篇。 3. 极目:极目远眺。 4. 夕照:夕阳。 5. 潮头:浪头。 6
暮云蹙,小亭带雪斟醽醁。 译文:傍晚时分,乌云聚集在天际,小亭子里冒着雪花,人们正在喝着酒。 注释:小亭(小亭):亭,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建筑,一般为四方形或圆形的建筑物,常用于供人休憩、观景等。斟醽醁(zhēn lí),斟:指倒出、倒入;醽醁:古代的酒器,形状像大碗。 舞衣旋趁霓裳曲。 译文:随着音乐的节奏,舞者们穿着美丽的衣服,翩翩起舞。 注释:旋(xuán)趁,意为追逐。霓裳曲:唐代宫廷乐舞曲
定风波 赏牡丹席上走笔 上苑秾芳初雨晴,香风袅袅泛轩楹。犹记洛阳开小宴,娇面,粉光依约认倾城。 流落江南重此会,相对。金蕉蘸甲十分倾。怕见人间春更好,向道,如今老去尚多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赏牡丹席上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牡丹花的美丽和主人的多情巧妙结合,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首句“上苑秾芳初雨晴”,描绘了牡丹盛开的景象和天气晴朗的美好情景。接着
霜月晚云收,萧瑟西风满院秋。 雅会难期嗟易散,迟留,把酒听歌且劝酬。 万事拚悠悠,只有情亲意未休。 后夜扁舟烟浪里,回头,叶叶丹枫总是愁。 注释: 霜月晚云收:天气渐冷,月亮也落下了,只剩下天空中的云。 萧瑟西风满院秋:秋风萧瑟,吹得满院的秋意盎然。 雅会难期嗟易散:难得有这样雅致的聚会,却难以长久,容易分散。 迟留,把酒听歌且劝酬:留下来,一边喝酒唱歌一边劝饮。 万事拚悠悠
每上春泥向晓乾。花间幽鸟舞姗姗。年华不管人将老,门外东风依旧寒。 投簪易,息机难。鹿门归路不曾关。羡君早觉无生法,识破南柯一梦间。 注释: 1. 每上春泥:每次春天来临的时候都要下泥巴。指春天的来临。 2. 向晓乾:在早晨的时候。 3. 花间幽鸟舞姗姗:在花丛中,幽暗处的小鸟儿轻盈地跳起舞来。 4. 年华不管人将老:青春年华无论怎样流逝都不会被察觉(因为已经老了)。 5. 门外东风依旧寒
定风波(其一) 天语丁宁对未央。少摅素志向荆襄。煊赫家声今不坠。英伟。风姿飒爽紫髯郎。 别酒一杯君莫阻。烛前粉艳俨成行。领略大堤花好处。无绪。也应回首水云乡。 注释: 1. 天语丁宁:天空中的声音清晰地传达着旨意。丁宁:清楚明白,反复叮咛。 2. 少摅素志:少抒展自己的素志。摅:施展、发挥。 3. 向荆襄:向荆州襄阳进发。荆襄:指荆州、襄阳一带,古时是兵家必争之地。 4. 煊赫:显赫,声名很大。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全词以柳絮、落红、新燕等自然景物来表现宫女的轻盈体态和对皇帝的依恋之情。“萍散漫,絮飘扬”是说柳絮随风而飘荡;“轻盈体态狂”指燕子轻快地飞去,表现出宫女轻盈的体态和活泼的性格;“为怜流去落红香。衔将归画梁”是说燕子嘴里衔着落红回到了画梁上,可见宫女对皇帝的爱恋之深。 【答案】 译文: 绿柳阴里庭馆占风光,呢喃的小鸟在清闲的白日中飞翔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词的赏析能力。赏析诗句要从内容主旨、手法表现和情感意境等角度进行具体分析,要联系原诗内容,结合诗歌创作背景及作者的思想情感进行分析作答。 “依旧惜春心,花枝常好”,意思是我依然怀念着春天,看到花枝总是那么美好。这两句写出了自己对春天的美好回忆,也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留恋之情。 “只恐尊前被花笑,少年青鬓,耐得几番重到”,意思是只怕酒宴上被花朵嘲笑我那年轻而苍老的面庞
注释: 故乡寒食节我沉醉了,秋千和彩索在风中摇曳。如今头上白发如雪,却换来了疏懒慵懒。 钟声已敲响,漏壶的水滴也将尽。浮生就像一场梦,恨别离的苦痛难以忍受。 镬汤转变成了清凉之地,只要心中有信念,就能战胜一切困难。 赏析: 这是一首感怀诗,诗人通过回忆故乡寒食节的欢乐时光,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同时,诗人也在感叹人生的短暂和无常,以及对未来的期许。全诗语言平实,情感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