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千里
浣溪沙 杨柳依依窣地垂。 鞠尘波影渐平池。 霏微细雨出鱼儿。 先自别来容易瘦,那堪春去不胜悲。 腰肢宽尽缕金衣。 注释: 杨柳依依:形容柳树的枝叶下垂,随风轻拂。 窣(sū)地:指柳枝垂挂的样子。 鞠尘波影:形容水波荡漾,好像被风吹动似的。 霏微:细密而稀疏的样子。 鱼:鱼在水中游动,此处借喻春天。 先自:从一开始。 别来:离别以来。 那堪(nán kān):哪堪忍受。 胜(shèng):过甚
【注释】 菱:一种水生植物。藕:即莲藕,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茎横生,肥厚,有节。开:开放。路香:路上的花香。 丝竹:弦乐器和管乐器的总称。西凉:指唐代西部边地,泛指西北地区。 波摇:波浪荡漾。发彩:指荷花盛开时水面反射出的色彩。 密浦:浓密的岸边。回塘:曲折的池沼。 翡翠:鸟的一种,羽毛翠绿,尾长而分叉。双飞:成对飞翔。 鸳鸯:鸟的一种,雌雄同宿一处,故称“鸳鸯”。浓睡:酣睡。倚:依傍。 闲情
垂丝钓 锦鳞绣羽。 难传愁态颦妩。 岸草际天,云影垂絮。 人何许。 谩并栏倚柱。 烟光暮。 怅榆钱满路。 送春殢酒。 欢期幽会希遇。 彩箫凤侣。 回首分携处。 双脸吹愁雨。 无限语。 再见时记否。 赏析:这首词的意境非常优美,充满了哀愁和思念之情。词中的"垂丝钓"、"彩箫凤侣"等词语都非常生动形象,让人仿佛看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同时,词中的"恨如飞"、"别后知他更"等句子也非常感人
塞翁吟 · 暮色催更鼓 暮色催更鼓,庭户月影胧。记旧迹、玉楼东。看枕上芙蓉。云屏几轴江南画,香篆烬暖烟空。睡起处,绣衾重。尚残酒潮红。 注释:夕阳西下,天边渐渐染上了一层淡淡的暮色,仿佛在催促着更鼓声,敲打着人们的心灵。庭院里,月光洒在窗户上的投影模糊不清,如同朦胧的仙境。我不禁回忆起过去的事情,那时我在玉楼中,看着窗外的花朵,如今已经物是人非。我躺在床上
【解析】 (1)《扇留风》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词作。此词描写夏日景色,上阕描写夏木阴阴的景物,下阕描写游人乘凉的情景。 (2)“扇留风,冰却暑”:扇子挡住风,使得暑气退去。这里用扇子挡风来比喻自己对朝廷的不满和失望。 (3)“夏木阴阴,相对黄鹂语”:夏季树木茂盛,树叶葱郁,鸟儿在树荫下相对而鸣。这里的“夏木阴阴”与上句的“风扇留风”相呼应,都暗示着作者心中的压抑和不满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即可。本题中,“燕子池塘”指的是春光明媚的池塘,“黄鹂院落”指的是庭院中的黄莺啼鸣,“海棠庭户”则是指庭院中的海棠花盛开。“东君暗许”,是说春天的风和雨都是为东皇太一所施,借以表达作者对东皇太一的敬仰之情;“奈春光困人正浓”的意思是说春天的阳光太过强烈了,使人感到有些疲惫
【注释】 碎玉:喻雪花。飞花:飘落的花瓣。寒食后:指清明节过后,春意开始萌动的季节。薄影行风:形容风轻轻地吹过。终日:整天,整日。穿疏牖:透过稀疏的窗户。有客:即“有子”。子:这里指儿子。思归:想回家。把酒:摆上酒杯。闲吹倦絮:悠闲地吹着疲倦的柳絮。絮:柳絮。轻黏手:柳絮轻轻附着在手上。 雪满愁城:指大雪覆盖了城池。愁城:比喻忧愁的城邑。寒欲透:天气寒冷到快要穿透衣服的程度。飘尽残英
注释: 华堂银烛堆红泪。解释离人多少意。 恨从别后恨无穷,愁到浓时惟一味。 江南渭北三千里。憔悴相思何日已。 马蹄清晓草黏天,庭院黄昏花满地。 玉楼春,春天的美景,常用来比喻美好的时光或者景色。这里可能指的是一种对美好时光的留恋或者怀念之情。 华堂银烛堆红泪。解释离人多少意。 华堂,华丽的殿堂,这里指代繁华的宫廷或者富贵人家。银烛,银色的蜡烛,这里指代明亮的烛光。堆红泪,将红色的烛泪堆积起来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最后给出示例,然后根据示例进行仿写。 (1) 此题考核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答题时要求学生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着诗作内容从主题思想、意象特点、表达技巧和语言风格四个方面分析即可。 (2)
【解析】 此词作于作者晚年。上片写春景,下片写秋景。全词以写春、写秋,抒发了年华老去的感慨。 “莺飞翠柳摇”一句,描绘了春天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色和诗人欢快的心情。 “班班红杏子,交榴火。”两句,点出了题旨,写出了春天花果飘香,一派生机蓬勃的景象。 “池台昼永,缭绕花阴裹。”三句,写在花阴之下,池台上度过漫长而悠闲的白天。 “山色遥供座”一句,描绘了深山远水,青翠欲滴的迷人景色。 “枕簟清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