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石
这首诗是作者为祭祀先人而写的,诗的首联写墓地祭祖之礼古来未有,而今拜扫坟茔车马尘土弥漫,表达了对先人的怀念之情。颔联则描绘了原上千年古冢的景象,以及诗人与故园春色之间的感慨。颈联以榆火和梨花作比,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尾联则抒发了诗人孤苦无助的内心情感。 诗句翻译: 1. 清明时节,我再次来到墓地祭拜祖先,这是古代未曾听闻的事情。(墓祭非经古未闻) 2. 这些年我一直忙于扫墓拜祭
【注释】 1. 寒梅:指梅花。 2. 易:卷起。 3. 香凝:香气浓郁。 4. 空阶:空荡的台阶。 5. 阁砚冰:把砚台放在冰上写字,比喻清高孤洁的品格。 6. 犬吠:狗叫声。 7. 几曲肱:形容生活简单,清苦。 【译文】 卷起门帘读一卷书,风吹停息香气凝聚在笔端。 落叶铺满空荡的台阶雨水淋湿,残花点缀着书房里的砚台如冰。 深夜里鸟语声声似在诉说,隔着篱笆听犬吠声声入梦。 不追求红尘中繁华富贵
春兴 春风拂面,万物复苏,处处都是繁华景象。然而,这繁荣的景象并非仅限于公侯贵族的富贵之家。在春天的阳光下,人们可以看到青镜中映照出的柳树,碧纱上反射出的花丛。虽然有些人因为贫困而无法结交知己,但闲适的人不需要追求官职,蜜蜂会自动来到蜂衙。只有东风是公平的,无论贫富,它都会吹遍天涯。 译文: 春风吹过,万物复苏,处处都是繁华景象。然而,这繁荣的景象并非仅限于公侯贵族的富贵之家。在春天的阳光下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钱唐江上一帆风,为我重寻旧日踪。 - 注释:钱唐,即杭州,古代称钱塘;江上,指钱塘江;帆风,指船帆上的风;为我,指诗人自己;重寻旧日踪,意为重访往日的足迹。 - 译文:在杭州的钱塘江边,我乘着一叶扁舟,寻找着往昔的踪迹。 - 赏析:此联描绘了诗人乘坐小船沿着钱塘江,追寻过去足迹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无限怀念和追忆之情。 2. 十里湖山空战舰,千年宫阙咽僧钟
瓢空饭落埃,陋巷一颜回。 月坐人醉醒,风眠户阖开。 搜奇屐穿雪,习懒砚生苔。 旧菊今存否,长歌归去来。 【译文】 瓢空空如也,饭菜落在灰尘中。在简陋的小巷里,颜回一样的生活。 月下人们醉后醒来,我独自倚窗而坐。风吹着窗户关闭,我却熟睡不醒。 寻找奇异的风景,脚上踏着积雪。学习懒惰地磨墨,砚台长满了青苔。 那旧日的菊花,如今是否还在?让我长歌而归吧! 【注释】 瓢空饭落埃:瓢是盛水用的器具
这首诗是王安石的《次韵天民有年》。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注释,以及最后的赏析。 诗句翻译及注释: 1. 四海同一稔 - “四海”指的是全国各地,“稔”在这里表示丰收的意思。整句的意思是全国各地都收获了庄稼。 2. 茆檐蔼富穰 - “茆檐”指简陋的屋檐,“蔼”是形容事物充满、浓郁的样子。“富穰”指的是丰盛的庄稼,整个句子描绘的是屋檐下充满了丰饶的庄稼。 3. 邻灯晓炊暖 -
林下结屋万松顶,悄无人往还。 在茂密的树林下面建造了一座小屋,高高耸立在无数松树的顶端。静悄悄的,没有人来往。 饮猿摇涧月,飞鹭点秋山。 饮猿在小溪边饮水,月光倒映在溪水之中;飞翔的白鹭点缀着秋天的群山。 竹静风相挠,水流云自闲。 竹子在微风中摇曳生姿,流水与云彩自然自在地飘荡。 翛然忘物我,禽语两相关。 我独自悠闲自在,忘却了人与物的界限;鸟儿的鸣叫和我的思绪相互交织。 赏析:
兴来无远近,吾得及春游。 注释:当兴趣涌起时,无论近在咫尺还是远隔天涯,我都有幸赶上了春天的出游。 江月随人影,山光落钓舟。 注释:江上的月光随着人影移动,山色倒映在垂钓的小船上。 树交花两色,石横水分流。 注释:树木交错着不同颜色的花朵(如红与白),石头横卧于流水之上,形成一幅美丽的图画(如“横”即指横向)。 赏析:此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内心的愉悦之情
次韵邵佥判幽居 闭门久不出,摩挲鬓欲翁。 有杯问明月,无扇障西风。 神骏老嘶枥,纸鸢高入空。 天应怜我懒,瓜圃自泉通。 注释: 1. 摩挲:抚摸。鬓:指头发,借指年纪。 2. 神骏:这里指马。老嘶枥:老马在槽边嘶叫。 3. 纸鸢:风筝。 4. 天应怜我懒:天应该可怜我的懒惰。 赏析: 这首诗是邵佥判幽居的一首词,描述了作者长时间闭门不出,对生活感到厌倦和无力。整首诗通过描绘马、月、风等意象
《次韵徐月卿秋兴》是宋代诗人于石创作的一首词。下面将逐一解释诗句含义,并附上必要的注释和作品赏析: - 首句:“西风渺何许?”表达了作者对远方西风的无限遐想。 - 次句:“安处即家乡。”意味着无论身处何地都是自己的“故乡”。 - 第三句:“社舞邻呼饮。”描述了与邻居一起庆祝社日的欢乐场景。 - 第四句:“时思礼荐尝。”反映了对过去礼节宴席的回忆和怀念。 - 第五句:“孤灯茅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