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了翁
送曾尚右 长安十二门,冠盖如云稠。 浮骖不停趋,九衢滔滔流。 朝握扶桑辔,暮行背椒丘。 驾言往从之,道左伤吾辀。 温陵有佳士,清姿秀琅球。 蚤畴抡魁望,盛之蓬瀛洲。 荣进付膜外,寡欲自日休。 需章臣有母,自诡以一州。 彤幨下青冥,锦舆居上头。 小施活国手,雕瘵会有瘳。 同省并门居,昔我陪清游。 一时四同年,气味骨肉侔。 而君堂堂去,别袂挽不留。 迅商起层旻,候虫催功裘。 问学常苦艰,岁月忽忽遒。
【诗句注释】 烟草暝江湖:烟云迷漫的江湖,形容夜幕下的江水。暝,黄昏。 霜风缬郊垄:寒霜覆盖的田野和山岭,形容清晨的景色。缬(xié),织锦时用白粉或石灰等材料在绸缎上作图案。 黎明北门道:拂晓时分,人们从北门走出城门。 杂遝冠盖拥:形容早晨出城的官吏、官员众多。 程侯倦左墄:程侯(指程姓的人)厌倦了官职上的事务。 引去何太勇:为何走得如此匆忙,过于勇敢。 泸江春信回:春天的信使泸江的水波
【注释】 分部设将漕:分派官员负责漕运。 黈旒(yínliú)寄聪明:指王考功有智慧。 撼(hàn):震动。 直须(zhíxū):一定要。 亡但:不要。 东:指南方。 襟(jīn):衣领,引申为护持、保卫。 荆:荆州。 九十空:九十里,空,虚也。 恃(shì):依靠。 南宫辍望郎:指在南宫辞别远去的王考功。 荧煌(fēnghuáng):形容衣服华丽耀眼。 阳春脚未到:春风吹不到的地方
【注释】 十年:《诗经•小雅•南山有台》:“南山有台,北山有莱。乐只君子,邦家之基。”《毛传》:“乐者,言得其乐也;君子,诸侯之尊也;邦家,谓国都也;基,所基也。”诗中指宋常丞是诸侯的尊贵之人。 青山薇:薇菜。薇,一种草本植物,嫩叶可食;“青山”,比喻高官厚禄。 时世妆:指富贵华丽的服装,这里借指世俗的名利场。 短褐:粗布衣服,这里借指隐士生活。 明玑:明亮的珍珠,这里借指清白廉洁的品质。
陈大著是陈侯的字,他是海内知名的人才,满腹经纶,才华横溢。 他十岁的时候就能写文章,拿起笔来登上了王畿之地。 上朝时皇上嘉奖他对鲁论对答如流,立即授与九品官服。 二十岁时仕途一帆风顺,五色缤纷的衣饰耀眼夺目。 三十岁时参加科举考试,一举成功考中,进入师氏闱场。 四十岁时再次被皇帝征召,他的风采令人敬畏不已。 蓬莱宫中有三千丈高,直上紫微殿顶。 想起蕲春胜景,骑着骢马,黄金勒马辔。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送徐校书知处州》一诗,全诗如下: 峨峨海中山,十二楼五城。 仙人驷玉虬,径上凌紫清。 中道忽回薄,圭符下玉京。 彤幨曜白日,锦舆上头行。 扶桑揽余辔,缓步宽作程。 世间行己地,端亦胜蓬瀛。 谁乎低着身,哑咤闻新莺。 何如携令名,归以见母兄。 用世无小大,千里亦民氓。 少施五裤手,伫录屏风名。 【注释】 - 峨峨海中山:高耸入云的山峦。 - 十二楼五城
【注释】 1. 凉风厉萧辰:寒风呼啸,天气寒冷。厉,急。萧辰,冷清的早晨。 2. 秋事已一半:秋天的事情已有一半完成了。 3. 同舍多望郎:同舍的人大多在盼望您(考功)。 4. 萍聚复云散:如浮萍一般聚集又像云雾一样散去。 5. 得士良苦艰:能得到贤士真是多么地艰难。 6. 引去何浩瀚;离去时多么地浩大。 7. 青衫浃流汗:穿着青色衣服,汗水浸透了全身。 8. 其间白石翁:在这期间有一位白石老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高适所作,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刘侍郎的怀念之情。 第一句“士从西南来,落落仅八九”,描述了刘侍郎是从遥远的西南之地来到京城,他虽然地位卑微但才学出众。 第二句“半年北门道,几度釂别酒。”则描绘了刘侍郎在北门道上奔波忙碌的情景,他为了生活不得不频繁地饮酒。 第三句“清朝志兴复,第一广英彀。”表达了刘侍郎对于朝廷复兴的期望,他希望能为国家做出贡献。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送宇文六》。全诗共80句,每句四字,韵脚为平声。下面是诗句的翻译和注释: ``` 译文: 八十年间,你和戎征战,却未曾用尺棰施威,只是轻轻一挥。 他们那里有玄黄色的筐,这里只有青色紫色的马鞍。 怀揣荣华保身保妻儿,这是人所不齿的行为。 或许有人因幸边之功,横行霸道请求十万大军。 问学之事从未认真讲习,利欲熏心让人无法自持。 红旗与黄纸,勇怯无定论。 淮浦唇大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全诗共四句,每句都充满了浓厚的意境和深远的寓意。 第一句“武陵城中春事浓,楝花欲开未开风”。描绘了武陵城中春天的景象,春意盎然,然而天气却不稳定,有风吹动楝树的花蕾,让人感到春天的不确定性。这里的“春事浓”和“楝花欲开未开风”都暗示着人生的不确定性和变化无常。 第二句“常平使者谢朝列,袖有英簜吾将东。”则描绘了一位常平使者在朝廷上的风采,他手持英簜,准备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