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部设将漕,黈旒寄聪明。
直须撼山岳,亡但采畸赢。
而况江以东,襟淮翼吴荆。
民力九十空,所恃人为城。
南宫辍望郎,方输饷连营。
荧煌鹊锦袍,明日趋遐征。
阳春脚未到,淑气先流莺。
向来嵇中散,仅试薶九京。
阿兄亦未究,有书今在楹。
驱车踏前轨,若木以为程。
千里隔香案,洗目观澄清。
【注释】
分部设将漕:分派官员负责漕运。
黈旒(yínliú)寄聪明:指王考功有智慧。
撼(hàn):震动。
直须(zhíxū):一定要。
亡但:不要。
东:指南方。
襟(jīn):衣领,引申为护持、保卫。
荆:荆州。
九十空:九十里,空,虚也。
恃(shì):依靠。
南宫辍望郎:指在南宫辞别远去的王考功。
荧煌(fēnghuáng):形容衣服华丽耀眼。
阳春脚未到:春风吹不到的地方。比喻偏远之地。
薶(xiǎo):埋藏。九京:古都名,即洛阳。
阿兄:兄长,这里指自己的兄长。
有书今在楹:书信还在堂前挂着。
若木以为程:取象于扶摇直上九万里的神话传说。比喻前途光明。
洗目观澄清:洗掉眼睛看清事情。形容对所要了解的事十分清楚。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其兄赴江州司马任所而作。诗中表达了对王考功的期望和祝愿。
首联写诗人送考功王公赴任的情景。“分部”二句是说王公在漕运部门担任将官,能承担起重任,“黈旒”两句则希望他能发挥才智,为国家作出贡献。“直须”、“亡但”是勉励之辞,意为王公一定能够胜任艰巨的任务,取得成功。“而况”两句,承前启后,进一步勉励王公。“江以东”五句,意思是江州地区地处长江下游,是南北交通的要道,王公在这里担负重任,对江南地区安定繁荣具有重要作用。“民力九十空”五句,这是诗人的肺腑之言。他担心王公到任后,会因为治理地方而耗费大量的民力,百姓生活会因此变得更加困难。“所恃”二句,是说百姓们依靠王公来保护自己的生命财产,百姓们盼望着王公的到来,就像人盼望着过节一样。“南宫”两句,是说王公辞别时,诗人为他饯行,并嘱咐他要保重身体,早日完成任务。“阳春”三句,意思是春天还未到来,王公就要远行了。这一句也是作者对他的殷切期望,希望他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大展鸿图。“向来”三句,诗人回忆起自己年轻时与嵇康的交往,认为王公将来的成就不会超过嵇康那样的人。“阿兄”二句,这是诗人对兄长的期望。他希望兄长能够像王公一样,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驱车”四句,是说兄长要乘风破浪,勇往直前,一路顺风。“若木”两句,是说兄长的前程如同扶摇直上的长风一样,充满了光明和希望。
中间六句主要描绘了兄长即将踏上征途的景象。“千里隔香案”,意思是兄长即将远行,相隔千里,不能相见,只能在香案前遥祝兄长一路平安。“洗目观澄清”,意思是诗人洗掉眼睛,仔细观看前方的道路,以便更好地指导兄长前行。
末联则是作者对未来的期望和祝福。“向来”一句是对王公的期望和祝福;“有书”二句,则是诗人对兄长的鼓励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