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了翁
将作监栽竹徐直翁清叟俾予书植贤亭三大字以诗见贻 气端解使四时青,万物雕零独典刑。 严子高风扶汉鼎,包胥劲节撼秦庭。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徐渭在得到徐清叟的赠书后所作。徐渭在《题画竹》中写道:“此竹本非种,所从来者,天也。”可见,他对于“竹”的理解已经超越了一般的欣赏层面,而是一种超越自然本身的精神追求了。 首联两句,写竹的气韵与品格。竹子四季常青,不凋不败,无论环境多么恶劣都能适应生长。“四时青”
【题解】 这是一首题咏聚远楼的七言绝句。聚远楼为明末清初诗人王士祺(字子章)所建。据《清史稿·文苑传》载:“王士禛,字子章,号贻上,山东新城人。少孤,依母兄以居。……年二十举于乡,补诸城教谕。”此诗即作于其任诸城教谕期间。 【注释】 若向天机:意指若能洞悉天地间的奥秘。 天机:天地间的秘密。这里指自然规律和事物本质。 是间:这里。这之间。 看不尽青春:青春美好,难以尽数。 聚远惟方寸
【注释】 次韵丁制置远迎三绝:次韵,指用前人的诗句作为自己的诗篇的开头或结尾,然后自己再写一句。这里指作者对丁制置所送诗作的回应。丁制置,即丁大全,当时任制置使。远迎,远远地迎接。三绝,这里指诗人的三首诗。溪瘴蛮烟隔市朝:溪、瘴,地名;蛮烟,指瘴气;隔市朝,隔着市集的烟尘;十年山径长蒿茅:指在十年的时间里,山路上生长着茂密的青蒿和野茅(蒿茅都是野生草本植物)。好风吹送知时雨:好风,指温暖的春风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局部的含义来筛选和确定具体的诗句。此题要求“逐句释义”“译文”,因此首先要明确每句话的内容,然后结合注释进行解释,最后将诗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 烈日严霜:炎热的太阳和严寒的霜雪。比喻环境严酷。恣:任意、任性。挟:夹持,左右。 2. 孤标:独自高耸的标格。比喻人的志节高洁,不随俗流。荦荦
注释: 夜直玉堂:晚上在朝廷当值。 金銮坡上疏开边,梦也非与三十年:在金銮宫的台阶上奏疏,但梦中却回到了三十年前。 世事烟埃缘手尽,正邪二字在遗编:世间的纷杂琐事已经用双手处理尽了,留下的只有正邪两个字。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自己对国家和民族命运忧虑与无奈的诗。首句“夜直玉堂”表明作者在深夜仍在朝廷当值,形象地展现了其忠心耿耿的品质
【注释】 乔松:高大挺拔的松树。 顿系之:突然被霜雪所冻。 阳和:阳光和煦温暖之气,指暖春。 又长岁寒枝:春风又吹长了那常经寒冷季节而不死的老枝。 【赏析】 《次韵丁制置远迎三绝》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的组诗作品。这三首五言律诗,都是写乔木,但各有所咏,风格各异。第一首咏古柏,第二首咏冬青,第三首咏红梅。 首句“乔松挺挺百年期”,是说千年古柏屹立苍劲,傲视百代。诗人赞美它不屈不挠的生命力
《书所见闻示诸友》是宋代文人魏了翁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逐句释义、翻译、译文和赏析: 诗句解读 1. 金缯啖虏已无谋 - 金缯:金丝织成的缯帛,这里指贵重的物资。 - 啖虏:吞食敌人,指用财物诱惑敌人。 - 已无谋:已经没有了计谋或策略。 - 注释:金银等贵重物资被敌人利用,无法用这些财物来引诱他们。 - 译文:敌人已经被金银等物质所诱惑,不再使用计谋。 - 赏析
【解析】 题干要求赏析“次韵虞退夫除夕七绝句”,这是一道综合鉴赏题。解答时,首先需要了解全诗的内容和意境,然后结合诗歌的手法进行赏析,注意要分析诗句中的关键词语。此诗首联“明朝同上四贤山,要与群英尽日还”的意思是:明天一起去登临四贤山,要与群英们一起畅饮一整天。“同上”表明诗人与友人一同前往,“四贤山”指有名的山,也泛指名胜古迹。“要与群英尽日还”表现了诗人与朋友欢聚一堂、畅饮尽兴的情景
【注释】 蜑烟、蛮雨:指少数民族的瘴疫。锁穷荒:指瘴病蔓延。寇焰兵氛:指军队的战火硝烟。返故乡:指归乡。梦回人似旧:梦中的人与旧日一样。青衣彩服俨成行:穿上青衣和彩服,整齐地排列着队伍。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在长女生日(农历正月初六)那天,在家乡参加祭祀,见到穿着青衣彩服的队伍整齐地行进的情景,并抒发了作者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蜑烟蛮雨锁穷荒”写景,以“蜑烟”
【注释】锦里:指成都,古称锦官城。论交:结交朋友。浮筠:比喻人的品格高洁。大玉:指宝玉,喻指美玉。中边:中心。投荒:指战乱时流离失所,四处流浪。无期别:没有确定的离别时间。梦觉:醒来。堕我前:指梦境中的离别让我无法忘怀。 【赏析】此诗是酬送友人丁制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前两句写与友人三十年来相交深厚,其人品和才华均令人敬佩。后两句则写因战争而分离,虽然有确定的时间,但离别之情却难以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