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端解使四时青,万物雕零独典刑。
严子高风扶汉鼎,包胥劲节撼秦庭。
将作监栽竹徐直翁清叟俾予书植贤亭三大字以诗见贻
气端解使四时青,万物雕零独典刑。
严子高风扶汉鼎,包胥劲节撼秦庭。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徐渭在得到徐清叟的赠书后所作。徐渭在《题画竹》中写道:“此竹本非种,所从来者,天也。”可见,他对于“竹”的理解已经超越了一般的欣赏层面,而是一种超越自然本身的精神追求了。
首联两句,写竹的气韵与品格。竹子四季常青,不凋不败,无论环境多么恶劣都能适应生长。“四时青”,指一年四季都青翠,象征着作者坚韧不屈的精神和高洁的品质。而“雕零”则形容事物经过风雨摧残后仍能屹立不倒的顽强生命力。这两句诗不仅赞美了竹子的自然之美,更表现了竹子的坚贞品质。
颔联两句,借古人典故赞颂了竹子的高风亮节。汉代的严子陵因不满朝政腐败,隐居不仕,但他却以自己的才华为汉朝的稳定做出了贡献。包胥则是春秋时期楚国的忠臣,他在楚昭王被劫持期间,不惜以身家性命去说服秦国释放楚国国君,他的忠诚和勇气感动了秦国,最终促成了和平的和解。这两句诗通过描绘这两个历史人物的形象,来赞美竹子的高风亮节和坚贞品质。同时,这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坚守信念、不畏强权的品质的追求。
诗人以竹子的高洁品格自比,表达了自己对这种品质的向往和追求。竹子的气韵和品格让诗人感到震撼,他希望自己也能像竹子一样,拥有坚韧不屈的精神和崇高的品质。同时,他也期待自己能够在困境中保持冷静,坚守信念,勇往直前。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的自勉,也展现了他对理想境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