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心月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示本上座(注释:本意是向本位的僧人传授佛法,此处特指向本座僧人展示佛法。) 勿游鱼鲁刁刀市(注释:勿字意为“不要”,游鱼意为鱼,这里借鱼的形象表达不要像鱼那样在浅滩里徘徊;鲁意为“浅滩”,刁刀意为锋利的刀刃,市场即集市,这里用来形容浅滩上的集市。) 莫逐千干十卜人(注释:千干十意为众多的、杂乱无章的人,卜人即占卜的人,这里用来形容不要追随那些没有目标和方向的人。)
【注释】 ①居:指隐居。 ②岩洞友熊罴:指像熊和罴一样的隐士朋友。 ③养在侯门送石溪:指隐居在富贵人家的门口,送走石头溪流的友人。 ④要识将军成物意:意思是要认识将军(即李白)成就万物之意。 ⑤往来莫作听猿啼:不要因为来往而听到猿声而心烦意乱。 【赏析】 这首诗的大意是:我与隐居在山中的隐士朋友相处如同熊和罴一样亲密;我在富贵之门下生活,却送走了石溪边的朋友。我要认识你成就万物之意
注释: 剃除绀发的慧大师,手持伽梨杖,经常随身携带《大般涅槃经》的经卷。他想通过参悟佛性,达到“玄关”的境界。 译文: 剃去头发的慧大师,手持伽梨杖,经常随身携带《大般涅槃经》的经卷。他想参悟佛性,达到“玄关”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是送别慧大师时所作,表达了作者对慧大师的敬仰之情。 从诗句本身来看,“剃除绀发搭伽梨,经卷轮珠常自随。”描绘了慧大师的形象:他剃去了长发,手持伽梨杖
【注释】 送圭维那:送别一位名叫圭的僧人。圭,即圭峰和尚,唐代人,俗姓朱,号为圭峰道者,是禅宗临济宗曹洞宗的始祖之一。 誵讹:传说、神话。 十卜千干:十个占卜、一千次尝试。 狭路相逢略抬手:在狭窄的路上偶然遇见对方,只是轻轻地举手打招呼。 眼脑是如何:眼神和头脑如何。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与圭峰和尚分别时所作,表现了对圭峰和尚深深的怀念之情。 诗的起句“年来个事带誵讹”
注释: 辣辣辛辛,形容生活的艰辛,也暗指修行的辛苦。 一味禅,一心向佛,一心向道的意思。 惯常岂在杓头边,意指生活不如意的时候,我们常常需要用平常心去面对。 一千五百善知识,意指有一千五的善知识,即一千五百位有学问、有修养、有道德的人。 未出门时话已圆,意指还未出家为僧的时候,已经能讲得非常圆满。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送别的朋友即将出家为僧,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祝福他。
【注释】 1.聪大师:指唐代诗人王昌龄。号无闻,字少伯。开元十四年(726),李白游广平(今河北鸡泽县东南)时,与之交游。后李白因事获罪,被流放夜郎。王昌龄也因事获罪,贬为龙标尉。二人在贬所相遇,李白送行。王昌龄作《听蜀僧濬弹琴》诗赠别:“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2.来日台山大会斋:即“明日会宴台山”。台山
送真大师 头戴还同放下时,好观实际访俱胝。 至今五百年来下,一段风光付与谁。 注释:戴着帽子的时候,好像没有戴一样;放下帽子的时候,好像戴着一样。去拜访具足戒的和尚,观察其实际修行的情况。从我出生到现在五百多年了,这一段美好的风光,应该交付给谁呢? 赏析:这是一首赞美禅宗祖师的诗。全诗四句,首二句赞美真大师的“不著”禅风,末二句感叹时光易逝,人生如梦,只有具足戒的和尚才能体悟到这片刻之间的禅机
诗句释义 1 延寿化帐:指将死者遗体放入棺材,然后盖上被子。延寿是古代对人死后的称呼,化帐则是把尸体放进棺材的动作。 2. 卷起何如放下时: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对比的意思,即当棺材被卷起来的时候和被放下的时候有什么不同之处。卷起时意味着准备埋葬,而放下时则意味着即将安葬。 3. 微风轻撼碧云垂:形容微风吹拂着,使得碧云(即天上的云朵)轻轻摇曳。这里的“碧云”指的是天空中的云朵
送珙上人之庐山 不到庐山不是僧,斯言斯语亦何曾。 珙今兴尽还归去,五老依前倚碧层。 注释: 1. 不到庐山不是僧: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没有到过庐山的僧人就不是真正的僧人。 2. 斯言斯语亦何曾: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你所说的那些言语和话语又有什么意义呢? 3. 珙今兴尽还归去:珙,即张珙;这里是指张珙。兴,兴趣、爱好;尽,竭尽。指张珙已玩尽庐山的美景,兴致阑珊,于是回到原地。 4. 五老依前倚碧层
这首诗是一首佛教偈语,旨在劝诫人们不要在末法时期浪费资源。 昌大师 住广福说偈勉之:昌大师住在广福寺,他在这里讲经说法,用佛理来教诲众生。 桂岩桂子久飘香,时节催开选佛场:桂树的花香四溢,正是时候,选佛场(即寺庙)也在这个时候举行盛大的法事。 莫作末山施半杓,使人特地唤娘娘:末山是指佛教末流,施半杓是指施舍,娘娘指的是菩萨。诗人告诫人们不要在末法时期浪费资源,而是应该珍惜佛法,虔诚地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