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心月
以下是对《无诤》的解析: 1. 诗句释义: - 拈花微笑争端起:释迦牟尼佛在一次集会中,用一朵鲜花示意弟子们领悟佛法,当弟子们争抢这朵花时,佛陀便含笑不语。这里的“争端起”意味着由于对佛法理解的不同,产生了争议和纠纷。 - 面壁安心闹铺开:佛陀面对墙壁,让弟子们围绕自己讨论佛法,表面上看似安静,实则内心纷扰不断。 - 数到老卢明上座:数着号子,直到“老卢明上座”的那一刻,所有的嘈杂声戛然而止
【注释】示:给。天童:即天童寺,位于浙江杭州。干延寿化士:指干延寿禅师。 【赏析】诗写于诗人病愈之后,重游杭州西湖天童寺时,以禅语为药石,寄予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家有良医病转多,无栖泊处最誵讹。 意思是说:我家里有好医生,病情反而加重了。 水如蓝也花如锦,依旧檐声滴旧窠。 意思是说:水像蓝色一样清澈,花儿像锦缎一样鲜艳,但屋檐上的滴水仍然滴落在同一处。 译文: 我家有好的医生,病却更糟糕了;
水茶磨 机轮瞥转已多时,苦涩分明只自知。 辘辘放身随浪辊,傍观赢得眼如眉。 注释: 1. 水茶磨:水车磨。水车磨是古代的一种机械,利用水力驱动磨具研磨谷物或药材等,制作面食、米食等。这首诗可能是描述水车磨的运作过程。 2. 机轮瞥转:机轮转动的速度很快,一眼看去就转了几圈。 3. 苦涩分明:谷物经过研磨后,其味道和质地已经发生了变化,变得苦涩。 4. 只自知:自己能够感受到这种变化
注释: 1. 甜瓜:指瓜果类植物的果实。 2. 浑崙次第佥:浑崙,指瓜果的种子;次第,依次;佥,同“前”,这里表示次序。 3. 把将来语太无厌:把将来的话说得太多而没有满足。 4. 而今一片落谁手:如今,所有的瓜都落到了谁的手里? 5. 管取甜时彻蒂甜:管取,一定;彻,完全;蒂,瓜的底部;甜时,成熟的时候;彻蒂甜,完全甜透。 赏析: 这首诗以“甜瓜”为主题,描绘了诗人对丰收的喜悦之情
【注释】 见性堂:即见性堂诗。 髑髅:指死人的头骨。沥尽:干涸,枯竭。眼头:眼睛。 炯炯圆明一颗寒:眼珠子明亮而圆润,犹如寒星。 莫怪:不要责怪,不要抱怨。昏怛:昏庸、糊涂。 钟声:寺庙中敲钟的声音。鼓声:寺庙中敲鼓的声音。瞒:欺骗。 赏析: 《见性堂诗》作于元末农民起义军攻占杭州后,诗人在残破的寺院中看到一具骷髅,触景生情,抒发了对世事沧桑变迁的感慨。全诗语言平易通俗,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注释 无瑕:没有瑕疵,指纯洁。 本体温如又莹如:比喻人的品质像水晶一样纯洁透明。 拟心雕琢费工夫:比喻要精心雕琢,才能使之完美。 自家宝藏只这是:比喻自己拥有的珍贵财富只有这些。 切莫揩磨染污渠:比喻不能玷污自己的宝贵之处。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写一个晶莹剔透的“玉璧”,表达了诗人对纯洁品质的追求和珍视。全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玉璧”的质地、色泽和价值,同时也传达了一种人生哲理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写给他的好友丁高的,描述了丁高穿着云纹仙衣,戴着霞光闪闪的冠帽游历上宫的情景。而丁高却因为某种原因变成了一只鹤,回到了故山。这首诗以送别为背景,通过描绘丁高的变化,反映了诗人对好友的深厚感情和对他命运的关切。 首先看“霞服云冠游上苑,芒鞋竹杖过幽扉”,这两句诗描述了丁高身着云纹仙衣,头戴霞光闪闪的冠帽,手持竹杖,穿过了幽深的门扉,来到了上宫。这里的“霞服”指的是神仙的衣服
注释: 1. 送:送给,此处指告别。 2. 镇:地名,今浙江宁波市。 3. 知客:寺院中负责迎接宾客、安排住室等事务的职事。 4. 幸:有幸。 5. 拂拭:擦抹。 6. 藤枝:藤蔓。 7. 堤防:堤岸。 8. 祖师禅:禅宗祖师传授的禅法。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离开海南时写给友人的。首句“海南一片旧田园”描绘了作者离开的地点——海南。第二句“松竹迎风幸可怜”,表达了对这片土地的留恋之情
注释:收拾掉凋零的花朵,贴在老枝上。游动的蜜蜂和蝴蝶都纷纷飞来,飞舞盘旋。千万不要让它们嗅到没有芳香的地方,只好沿着旧路回到原来的地方。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借花鸟之喻抒发了诗人的某种情怀。首两句写花残时,把凋零的残花收拾起来,贴在老枝上,使残花与老枝结合,以显示自己的生命力和顽强的毅力。三、四两句写蜜蜂和蝴蝶纷纷飞来,围绕着残花飞舞盘旋。“莫教嗅著无香处”是说,千万不要让它们嗅不到香味的地方
注释:头发是从娘胎里生的,一旦剪短了还会再长出来。斜着用金刀将那头缕缕的发丝勾得紧紧的,每一丝每一毫都看得清清楚楚。 赏析:这首《净发》是南宋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诗中“一毫头”三字用得极为巧妙,把作者对于人生无常的感叹表达得淋漓尽致,令人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