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颋
【注释】 双流脉脉:指锦江,成都名胜,有两江并流之势。锦城:即成都。 追饯:送别。 半刺:官名,指刺史、县令。 礼数:礼节和规定。 岐路:分岔路口。 奏最:入仕。掖垣:宫殿门的两旁廊檐,皇帝所居之处,此处泛指朝廷。 【赏析】 此诗为送别诗。诗人在送别之际,感慨自己与友人分别时的情景,表达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首句“双流脉脉锦城开”,写锦城(成都)之水,双流宛转,如人含情脉脉。锦城乃蜀郡之别称
扈从凤泉和崔黄门喜恩旨解严罢围之作 苏颋笔下唐代盛世辉煌篇章 1. 诗篇背景与创作动机 - 时代背景:唐代盛世,国家安定 - 创作动机:表达对国家繁荣和平的赞美之情 2. 诗句逐句释义与译文 - 辇路岐山曲:辇车行驶于岐山弯曲道路 - 储胥渭水湄:储备粮食于渭水之滨 - 教成提将鼓:训练士兵,准备出征 - 礼备植虞旗:礼仪完备,旗帜飘扬 3. 关键词注释与赏析 - 箕山:《诗经》中地名
诗句释义与译文 第一句 西京凤邸跃龙泉 - 西京:古代地名,此处指的是唐代的首都长安。 - 凤邸:古代帝王所居住的宫殿,这里比喻为凤凰般高贵的居所。 - 跃龙泉:意指从水底跃起,象征力量和活力。 第二句 佳气休光镇在天 - 佳气:美好的气息或氛围。 - 休光:美好的光辉或影响。 - 镇在天:形容这些美好的气息和影响覆盖了整个天空。 第三句 轩后雾图今已得 - 轩后:传说中的人物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分析诗中的思想情感和领悟诗歌的意境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需要考生对于整首诗歌有整体上的了解,理清逻辑思路,然后对每一部分的内容进行细致的解读。本题要求考生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最后给出赏析。考生在翻译时要忠于原诗,不遗漏要点;赏析时要抓住重点语句的赏析点进行分析,指出它好在哪里或有什么作用,还要注意语言要简练。 【答案】 ①帘栊(qúnɡ)上夜钩
【诗句释义】 翠辇红旗出帝京,长杨鄠杜昔知名。 云山一一看皆美,竹树萧萧画不成。 羽骑将过持袂拂,香车欲度卷帘行。 汉家曾草巡游赋,何似今来应圣明。 【译文】 翠绿的车辆,红色的旗帜从京城出发,长安城长杨门和鄠县的美景早已闻名。 云雾缠绕的山峦,景色如画,但竹子和树木却无法画出它们的轮廓。 骑兵们即将经过,我挥动手中的袖子为他们拂去尘埃,而华丽的车子也将驶入,我掀起帘幕迎接他们的到来。
注释: 景龙观送裴士曹:景龙观,唐代宫殿名。裴士曹,作者的朋友。 昔日尝闻公主第,今时变作列仙家:往日我曾听说这里曾是公主的府邸,如今却变成了仙境一般的地方。 池傍坐客穿丛筱,树下游人扫落花:池边坐着的客人穿过树林中的竹子,树下散步的人扫着落花。 雨雪长疑向函谷,山泉直似到流沙:大雪和雨水似乎从函谷关流向流沙河。 君还洛邑分明记,此处同来阅岁华:你记得我们曾经一起回到洛阳,一同欣赏这美好的岁月。
诗句注释: - 骎骎:形容迅速。 - 羽骑:指皇帝的仪仗队,这里特指皇帝的车驾。 - 历城池:“历”是经历的意思,“城池”指代宫殿和城墙。 - 帝女楼台:指的是安乐公主的住所或园林。 - 披:这里指的是傍晚时分,天空云霞映照,景色宜人。 - 雾洒旌旗云外出:描述云雾缭绕的景象。 - 岩岫:山岩上的洞穴,这里泛指山峰。 - 雨中移:在雨中移动。 - 当轩半落天河水:形容天色渐晚,太阳即将落山。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语言表达的准确和流畅度,以及古诗中重点字词的解释,并能理解诗句的含义。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积累、识记。解答时先指出诗的出处及作者,然后指出该诗的韵脚是“空”,再指出本诗的内容。最后结合注释进行赏析即可。 《兴庆池侍宴应制》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作品。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为唐文宗李昂所作,是唐代宫廷侍宴应制诗的代表作之一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要求分析诗歌的内容、思想情感以及手法。本题要求考生对诗句进行逐句翻译,然后分析其内容及艺术特点。 【答案】 第一联:阳翟(地名):指东晋时人王羲之的故居,即今河南禹县南面。疏丰(地名)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读懂全诗的意思,然后结合题目要求,从诗歌的写作背景、思想内容、艺术手法、语言特点等角度进行分析赏析即可,要注意分析具体诗句的含义,要联系作者的生平经历及创作背景来分析。 本题中“人日重宴大明宫恩赐彩缕人胜应制”一句中“恩赐”,指皇帝对臣子的一种赏赐;“应制”指按照帝王的旨意而作诗。所以这一句的意思是:在人的生日这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