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颋
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 炎历事边陲,昆明始凿池。 豫游光后圣,征战罢前规。 霁色清珍宇,年芳入锦陂。 御杯兰荐叶,仙仗柳交枝。 二石分河泻,双珠代月移。 微臣比翔泳,恩广自无涯。 注释: 1. 炎历事边陲:炎历,这里指帝王。事,治理。边陲,边疆。 2. 昆明始凿池:昆明池在今河南洛阳市北,是唐代的皇家园林。 3. 豫游光后圣:豫游,闲暇时的游览。光,照耀、照亮。后圣,君王。 4. 征战罢前规
逐句释义 1. 散骑金貂服彩衣:这里描述的是诗人在送别舒公时,身穿带有金色貂皮制成的官袍和彩色衣服,这种服饰在当时是尊贵的,象征着其官职或身份。 2. 松花水上逐春归:诗人描述了自己在松花江上送别的场景,随着春天的脚步一起离去,暗示了对舒公离别的不舍与期待未来相见的希望。 3. 悬知邑里遥相望:“悬知”表示诗人知道舒公会从远处望向自己所在的城市,“邑里”指的是自己的故乡或者所居住的地方
【注释】 摐金:敲金属的声音。寒野霁:寒天放晴。步玉:形容山色如玉,清澈明亮。帝幄:指皇帝的帐篷。松子:古代的一种贡品。臣庐:臣子的住所。葛侯:古代的一种官名。百工:百官。徵:征召。七圣:七位圣人。斗柄:北斗柄,即北斗星。乘时转:随着季节的更替而移动。台阶:指台阶上的石阶。捧日:用手捧着太阳。树重岩:指山中树木繁多。籁合:风吹过树叶发出声音。泉迸:泉水涌出。水光:水的颜色。石径:岩石铺成的小路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并评价其情感态度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赏析”。然后浏览全诗,把握诗意,最后对全诗的意境和主旨进行评价。 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诗句的理解与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中重点词语的含义或作用,在此基础上,结合句意、主旨进行分析判断。“树色参差隐翠微,泉流百尺向空飞”,描写了庄里山色参差,绿树成荫;泉水百尺直上,飞流而下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首先,理解全诗的大致意思,然后分析每一联诗句的意思,最后结合注释和译文来理解每句诗的含义即可。本题要求逐句释义,注意要结合注释和译文。 第一联:“子推山上歌龙罢,定国门前结驷来。”意思是:子推山上歌声停止,定国门前车马络绎不绝。“子推”,指介之推,晋文公的贤臣,因被火烧而死,后人为了纪念他而将寒食节定为节日,并有禁火寒食的习俗。“龙罢”,即歌声停止,表示寒食节到来
将赴益州题小园壁 岁末添白发,春天又别离。 春至却辞家。可惜东园树,无人也作花。 【注释】 岁穷惟益老:一年将尽,徒增年龄。 春至却辞家:在春天到来的时候,却又要受离家远出的折磨。 可惜东园树:可惜的是庭院里的树木。 无人也作花:没有人来欣赏,我也要做花朵。 【赏析】 此诗通过描写诗人即将前往益州时对小园的感慨与思念,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留恋之情。首句“岁穷惟益老”以时间为线索
注释: 1. 车如流水马如龙:描述宴会上的车辆众多,如流水般连续不断,马匹奔跑如龙。 2. 仙使高台十二重:形容宴会场所装饰华丽,有多个层次高的平台,如同仙境。 3. 天上初移衡汉匹:指宴会的豪华程度与天宫相比,仿佛从天上移来一样。 4. 可怜歌舞夜相从:表达宴会中的歌舞娱乐是人们喜爱的内容,夜晚持续不断地进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盛大而华丽的宴会场景,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
注释: 山驿闲卧即事 山间的驿站,我悠然地躺下休息。 息燕归檐静,飞花落院闲。 燕子归来,安静地落在屋檐上; 花儿落在地上,院子显得格外清闲。 不愁愁自著,谁道忆乡关。 自己不会感到忧愁,谁说我要思念家乡呢?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山间驿站闲卧的情景。 “山驿闲卧即事”,开篇就点出了题意,这是一首即事诗,写的是诗人在山中驿站的所见、所感。 “息燕归檐静,飞花落院闲。”前句描写的是诗人所见之景
【注释】 1. 咏:歌咏;题咏。 2. 死兔:指死去的兔子。 3. 兰弹:用白芷末制成的丸子,古代一种中药。 4. 竹竿:指竹制的箭杆,这里借指弓箭。 5. 明镜:古称铜镜为镜,或以金属作成的圆镜。 6. 何异:哪里像。 【赏析】 这是一首题咏“射兔”的诗。全诗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把“射”和“看”巧妙地结合在一起。首句点出射兔这一动作,二句写持来挂于竹竿上的动作。第三、四句是此诗的主旨。前一句是说
我们来解析这首诗的内容: 1. 首句:“河尹政成期” - “河尹”指的是古代管理河流的官,这里泛指地方官。 - “政成期”意味着地方官的工作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 整句意为:河尹(地方官)的政绩已经完成,可以安心地离任了。 2. 次句:“为汾昔所推” - “汾”指代山西的汾河流域。 - “昔”指的是过去。 - 这句表达的是:之前的地方官因为政绩突出而被人们推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