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颋
【注释】 奉和圣制登太行山中言志应制:奉命在皇帝的诏令中写诗,表达自己对登临山中言志的感想。 北山东入海:太行山的北面与东面分别向东流入渤海,山势雄伟。 驰道上连天:皇帝的车驾经过的道路直通天空。 顺动三光柱:指太阳、月、星星等三光从天上落下。 平指洛阳川:平地指代洛阳一带的平原地带。 按跸夷关险:指皇帝的车驾经过时,把关口和险要之处清扫干净。 张旗亘井泉:悬挂着旗帜,绵延到井泉。 晓岩中警柝
诗句释义与译文 第一句: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得兹字 - 解释:根据皇上的命令,奉和圣旨将此诗送给张说。 - 关键词注释:奉和(遵循或模仿),圣制(皇帝的命令或诏令),集贤学士(古代的一种官位,主管收集、整理图书资料)。 - 赏析:这一句展示了诗人在接到圣旨之后,如何恭敬地按照圣命行事,体现了对皇命的尊重。 第二句:肃肃金殿里,招贤固在兹 - 解释:在庄严的金殿中呼唤贤才
诗句解释与赏析 朝望莲华岳,神心就日来。 清晨望着莲华峰,神思随日光而来。 注释:这里表达了诗人在清晨登高望远时的心境,莲华峰作为华山的别名,象征着山峰的壮丽和神圣。"神心就日来"则形容诗人的心随着朝阳升起而充满力量和希望。 晴观五千仞,仙掌拓山开。 晴朗天气下俯瞰千仞高峰,如同仙人挥舞玉手开拓山门。 注释:"五千仞"形容华山的高峻,"仙掌拓山开"则用诗意描绘了山势的雄壮和自然的造化
奉和恩赐乐游园宴应制乐游光地选,酺饮庆天从。 座密千官盛,场开百戏容。 绿塍际山尽,缇幕倚云重。 下上花齐发,周回柳遍浓。 夺晴纷剑履,喧听杂歌钟。 日晚衔恩散,尧人并可封。 注释: 1. 乐游光地选:在乐游之地进行选拔,即在乐游园举行宴会。 2. 酺饮庆天从:举行宴会庆祝天降的喜事。 3. 座密千官盛:座位密集,官员众多。 4. 场开百戏容:舞台宽敞,各种戏剧表演应有尽有。 5. 绿塍际山尽
【注释】 露渥洒云霄:露水滋润着云彩,像雨点一样。 天官次斗杓:天上的官吏排列在北斗星的位置上。 昆明四十里:昆明池有四十里长。 空水极晴朝:水面空荡,阳光明媚。 雁似衔红叶,鲸疑喷海潮:大雁好像嘴里叼着红叶,鲸鱼仿佛喷出海水。 翠山来彻底,白日去回标:翠绿的山峰高峻而雄伟,太阳下山了又返回原处。 泳广渔杈溢,浮深妓舫摇:泛舟的人多,渔船满河,船上的歌女们随着波浪起伏。 饱恩皆醉止,合舞共歌尧
《咏礼部尚书厅后鹊》是唐代诗人 苏颋 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诗中表达了诗人看到礼部尚书厅后,喜雀归巢的愉悦情景:怀印喜将归,窥巢恋且依。 自知栖不定,还欲向南飞。 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喜鹊的活泼灵动,也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在诗中,“怀印”寓意着诗人身怀重任,即将回归故土,而 “窥巢”则表现了喜雀对家园的眷恋之情。诗人通过这些细腻的描写
【注释】 奉和圣制:奉命作诗以应和皇帝的诏令。河上公,传说中的神人,相传他曾在黄河之畔修道。 经:经过。无日:没有太阳,指黑夜或白天。 有:通“又”。 无时(不):没有时候。 日月行(yīng):指昼夜交替。 无时(不):没有时候。 夜:夜晚。 白昼:白天。 神仙:这里指神话传说中的仙人。 辇(niǎn)路:帝王乘坐的车驾。辇,古代一种轻便车;这里指皇帝的御用车驾。 坛场:指祭祀用的场所,即坛庙
这首诗是奉和圣制幸望春宫送朔方大总管张仁亶。以下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1. 北风吹早雁,日夕渡河飞 - 北风已经吹拂,早雁已经开始南迁,傍晚时他们渡过黄河继续向南飞翔。 2. 气冷胶应折,霜明草正腓 - 天气寒冷,粘合剂应该会断裂;霜白的草叶在阳光照耀下显得生机勃勃。 3. 老臣帷幄算,元宰庙堂机 - 我是一位老臣,在帷幄中策划着国家大事;我是一位元宰,在庙堂中掌握着国家的政治。 4.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奉和唐玄宗的圣旨,到礼部尚书窦希玠宅中应制之作。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与注释: 第一部分:尚书列侯第,外戚近臣家 - 尚书: 古代官名,这里指的是官职。 - 列侯: 古代的一种贵族封号,指被封为侯爵的贵族。 - 外戚: 皇帝的妃嫔或亲属,这里特指皇帝的妻子的家族。 - 近臣: 皇帝的亲近大臣,这里指皇帝的亲信。 - 第: 指官邸,也泛指官府或官居。 - 家: 指家庭
注释: 奉和圣制答张说出雀鼠谷:我奉和皇帝的圣旨回答张说的《出雀鼠谷》。 雨施巡方罢,云从训俗回。密途汾水卫,清跸晋郊陪。寒著山边尽,春当日下来。御祠玄鸟应,仙仗绿杨开。作颂音传雅,观文色动台。更知西向乐,宸藻协盐梅。 译文: 雨水滋润了巡视的地方,云气飘荡着教育百姓回归正道。 沿着小路前往汾水守护,晋州郊外清静地陪侍皇上。 寒冷已经消散在山边,春天如期来到大地。 皇帝祭祀玄鸟的祠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