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的内容,并加以简单的分析。注意抓住诗歌中的主要景物,以及它们所营造的气氛,体会作者的情感。“穷尽卖文钱”意为卖尽所有钱财,“拥雪高眠”,意为在大雪覆盖的山坡上睡觉。这两句是写自己因无钱买书而只能以雪为被,在山中安睡,表达了诗人对当时读书人生计艰难的同情和感慨。“近来生计等秋蝉”,意思是近来生计艰难如同秋日的知了一样,这里运用比喻,生动地描绘了自己的生活处境
这首诗是庚子之乱期间,诗人与友人一起在都门共度时光,用音乐排解心中郁闷而作。全诗以“秋词”为题,共六百多个词,最后一首就是这首《庚子秋词》。 双鬓旧时青。 偷换星星。 有人沧海吊浮生。 怅望凤城烟柳外,一片秋声。 断拍倚孤檠。 怨曲愁听。 酒肠化泪泪成冰。 翠袖红巾谁替揾,百感新亭。 【注释】:双鬓(biān):指两鬓的头发,泛指人的发色或头发的颜色。青:黑色。星星:这里指星星般闪烁不定的白发
【注释】 一宵:一夜。零(líng):落,落下。飐(zhǎn):风吹物体使之颤动。玉阶:玉石制成的台阶。凄(qī)咽:悲伤的声音。暗蛩(qióng)声:蟋蟀的叫声。镜里:镜子中。朱颜:红润的脸色,比喻美丽的容颜。掩抑(yì yǐ):抑制,压抑。不胜情:不能自已的情思。悤(jiàn)悤(xiāo)嘶:马因受惊而发出长鸣。悤(jiān),惊。悤(xiāo),马因害怕而发出长鸣。悤悤嘶骑去
填海恨难平。 孤愤余生。 眼前棋局太纵横。 重过天津桥畔路,无数鹃声。 梦雨几曾醒。 瘦蝶伶俜。 留春作计问谁成。 消息花期无定准,多分飘零。 注释:填海恨难平:形容对大海的仇恨难以平息。 孤愤余生:孤独和愤恨还残留于世。 眼前棋局太纵横:眼前的局势太复杂了。 重过天津桥畔路:再次走过天津桥畔的道路。 无数鹃声:无数的杜鹃叫声。 梦雨几曾醒:梦中醒来几次? 瘦蝶伶俜:瘦弱的蝴蝶孤独无助。
浪淘沙 藓绿蚀吴钩,旧恨难酬。 五陵孤负少年游。 笔底风云浑气短,只写春愁。 花瓣锦囊收,抛葬清流。 人间无地可埋忧。 好逐仙源天外去,切莫回头。 注释: 1. 藓绿蚀吴钩:藓绿侵蚀了吴钩,这里比喻时间流逝,使得曾经锐利的剑刃变得钝化。 2. 旧恨难酬:指过去的怨恨难以消除。 3. 五陵孤负少年游:在五陵地区(古代帝王的陵墓所在之地)浪费了青春,辜负了年少时期的游历。 4. 笔底风云浑气短
【解析】 本词为送别之作,上片写诗人与朋友在湖上相聚之情景,下片写分别之情。词中运用典故,抒发了作者对友人的留恋之情。全词情感真挚,风格清丽。 浪淘沙·湖上三舟图成寄执玉奉常西樵吏部 何处觅星槎。 且住为佳。张融岸上屋堪赊。 同在白鸥乡里宿,迭作邻家。 译文: 什么地方能找到天上的仙槎? 暂且停下吧,这里很适宜,张融家的岸边房屋可以赊欠。 我们一起住在这鸥鸟栖息的地方,就像邻居一样。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时明确内容,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诗意,体会思想感情,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作答即可。本题中“谁削玉嶙峋”“蛟龙深护海西门”的意思是:是谁把山崖削得如玉一般棱角分明?千尺高耸、云雾环绕的山崖深处,藏着一条蛟龙。这两句描写了金山寺的雄伟壮观。“金碧楼台青黛树”“小李将军”是说金山寺建筑华丽,树木葱茏,诗人赞叹金山寺的美丽景色
浪淘沙·昭君套 注释:宜伴铁兜牟:适合陪衬着铁兜牟。 却在妆楼:却停留在装饰的楼上。 文姬遗制尚风流:文姬的遗作仍然具有风度。 扶上云鬟频熨贴:扶着云髻不断熨贴。 紫玉搔头:用紫色的玉簪梳理发髻。 临镜转含羞:面对镜子时,转动眼波显得害羞。 起来呵手戏藏□:起身用手戏弄隐藏在屏风后面的人。 密语檀郎低附耳:低声与男子交谈,贴近他的耳朵说话。 底是温柔:到底是怎样的温柔。 赏析:
【注释】 浪淘沙:词牌名。又名“江南好”、“忆故人”等。双调,五十八字,前段四句三平韵,后段五句三平韵。此为小令。秋旅:秋天的旅途。 译文: 狂风暴雨十分凶恶。 怒似江水奔腾不息。 愁来我欲逃避到睡乡。 促织多言偏不允从,枕畔叨叨不休。 强半时间在客僧寮中。 琴剑萧条。 一枝难稳愧鹪鹩(jiāo liáo) 赏析: 《浪淘沙·秋旅》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描写秋风凄冷,雨打风吹
诗句释义与注释- 槛外绿漫漫,烟树回环。(槛外:栏杆之外;绿漫漫:形容树木繁茂;烟树回环:指树木环绕在烟雾中) 这句描述了一种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象,树木茂密,烟雾缭绕,给人一种深远和宁静的感觉。 - 夕阳依旧满西山。(夕阳:落日的余晖;依旧:依然;满西山:指太阳依然高悬在西山之上) 这句话表达出诗人对夕阳美景的赞赏,以及它带给人的无尽遐想。 - 万户千门无觅处,寂寞春还。(万户:指众多家庭;千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