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鬓旧时青。
偷换星星。
有人沧海吊浮生。
怅望凤城烟柳外,一片秋声。
断拍倚孤檠。
怨曲愁听。
酒肠化泪泪成冰。
翠袖红巾谁替揾,百感新亭。
这首诗是庚子之乱期间,诗人与友人一起在都门共度时光,用音乐排解心中郁闷而作。全诗以“秋词”为题,共六百多个词,最后一首就是这首《庚子秋词》。
双鬓旧时青。
偷换星星。
有人沧海吊浮生。
怅望凤城烟柳外,一片秋声。
断拍倚孤檠。
怨曲愁听。
酒肠化泪泪成冰。
翠袖红巾谁替揾,百感新亭。
【注释】:双鬓(biān):指两鬓的头发,泛指人的发色或头发的颜色。青:黑色。星星:这里指星星般闪烁不定的白发。沧海:大海。《庄子·逍遥游》:“吾惊羡庄周之齐物论也。”浮生:人生,即生命。怅望:惆怅地眺望、遥望。凤城:指南京。因南京古称金陵,又称钟山,故有“金陵”之称。秦淮河畔的钟山,形似大凤凰。烟柳:《诗经·小雅·采薇》中有云:“瞻彼淇澳,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喧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后用以比喻杨柳和飘荡的云烟。新亭:地名,三国魏文帝曹丕曾建于江滨,后来成为东晋谢安与王羲之等人常去游览的地方,后人遂称之为新亭,亦称为谢安墩。
这首诗以写景为主,抒发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悲凉与无奈。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民的痛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