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袖娇扶,红阑暖熨,新词惯唱疏影。
东风未放春酣,南枝又添香冷。
珠妍玉瘦,羡花底、并禽栖暝。
奈别来、江国萧疏,唤起罗浮人醒。
钗索卸、夜窗初静。
车毂转、归装劝整。
输他画里真真,消受盛名鼎鼎。
一枝折寄,应念我、天涯愁并。
问甚时、染却铅华,去泛五湖艇。

翠袖娇扶,红阑暖熨,新词惯唱疏影。

东风未放春酣,南枝又添香冷。

珠妍玉瘦,羡花底、并禽栖暝。

奈别来、江国萧疏,唤起罗浮人醒。

注释:翠袖娇扶,红阑暖熨:形容春天的景色美丽动人。新词惯唱疏影:比喻自己对诗词的喜爱之情如同对梨花的欣赏一样自然而深沉。东风未放春酣,南枝又添香冷:春天的风还没有完全吹开,梨花已经散发出了淡淡的香气。珠妍玉瘦,羡花底、并禽栖暝:像珍珠一样圆润,像白玉一样皎洁,我羡慕那在月光下与鸟同栖的花。奈别来、江国萧疏,唤起罗浮人醒:但是因为离别,使得国家变得萧条,使得人们感到疲惫,唤醒了那些曾经沉醉其中的人。钗索卸、夜窗初静:卸下了首饰,夜已深,窗户刚刚亮起。车毂转、归装劝整:车子转动,催促着收拾行囊准备出发。输他画里真真,消受盛名鼎鼎:却输给了画中的人,承受着名声的重负。一枝折寄,应念我、天涯愁并:这枝梨花被折断,应该想到我的孤独和忧愁。问甚时、染却铅华,去泛五湖艇:什么时候才能洗去身上的铅华,去泛舟五湖?

赏析:

此首为咏物词,上阕写梨花之美艳。起首二句“翠袖娇扶,红阑暖熨”,是说在春日明媚的阳光下,她手捧一柄绿油油的柳条,扶着栏杆取暖,其姿态之妩媚动人,令人陶醉。以下四句则进一步描绘了她对梨花的热爱:“新词惯唱疏影”,“珠妍玉瘦”,既写出了梨花的美丽,也表达了词人的倾心赞美;“羡花底”三句,则是通过联想和想象,将梨花与鸟儿同栖的场景生动地展现出来,让人仿佛看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过片之后,词意陡转,从写景转向抒情。“奈别来”、“江国萧疏”等词句,表达了词人对离别之痛的感受。然而,这种痛苦并没有使他放弃对生活的追求:“钗索卸、夜窗初静”,暗示了他即将踏上新的征程;“车毂转、归装劝整”,则表明他已经做好了出发的准备。这两句虽然表面上看似平淡无奇,但实际上却是充满了力量感和紧迫感。词人在面对生活的困境时,始终保持着乐观的心态。

结尾二句“输他画里真真,消受盛名鼎鼎”,则以反衬的手法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和辛酸。这里的“真真”二字,既是对自己才华的真实评价,也是对外界赞誉的一种回应。然而,这种赞誉并没有给他带来真正的快乐和满足,反而让他更加感受到了内心的空虚和寂寞。因此,当他看到那枝被折断的梨花时,不禁感慨万分:“一枝折寄,应念我、天涯愁并。”这里,“天涯愁并”不仅是对自身情感的写照,也是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的表达。

这首词通过对梨花这一意象的刻画和描绘,成功地传达了词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同时也展示了他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