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觅星槎。
且住为佳。
张融岸上屋堪赊。
同在白鸥乡里宿,迭作邻家。
有约看朝霞。
每到栖鸦。
南屏寺外藕初花。
荡桨归来惊宿鹭,触破窗纱。
【解析】
本词为送别之作,上片写诗人与朋友在湖上相聚之情景,下片写分别之情。词中运用典故,抒发了作者对友人的留恋之情。全词情感真挚,风格清丽。
浪淘沙·湖上三舟图成寄执玉奉常西樵吏部
何处觅星槎。
且住为佳。张融岸上屋堪赊。
同在白鸥乡里宿,迭作邻家。
译文:
什么地方能找到天上的仙槎?
暂且停下吧,这里很适宜,张融家的岸边房屋可以赊欠。
我们一起住在这鸥鸟栖息的地方,就像邻居一样。
我们约定好每天清晨看朝霞升起,我每次去栖鸦岭,都看到那美丽的朝霞。
南屏寺外初开的莲藕花,荡起小船回来时惊动了宿鹭,它们飞起来碰破了窗纱。
赏析:
《浪淘沙·湖上三舟图成寄执玉奉常西樵吏部》是南宋诗人姜夔的作品。这首词是姜夔送别友人之作。上片开头二句“何处觅星槎”,即问:“在哪里能寻到仙槎?”“星槎”乃仙人乘槎渡天河的典故,这里指代好友。“且住为佳”,表明自己留连不舍的心情。“张融岸上屋堪赊”,化用南朝梁人张融在江边租房居住而免遭盗贼的故事,表示自己暂住此地,不急于离去。“同在白鸥乡里宿,迭作邻家”,以鸥鸟喻人,表明自己和友人一起住在这白鸥栖息的地方,宛如邻居一般。“有约看朝霞”,是说和朋友相约在晨曦初照之时一同观赏那如诗如画的美景,并由此产生一种悠然的情致。下片“每到栖鸦”二句,写自己每日登栖霞岭观日出的情状。“栖鸦”点明所登之山。“南屏寺外藕初花”两句,写自己归来后的情景,“惊宿鹭”,是说惊扰了栖息在船篷上的鹭鸟(宿鹭);“触破窗纱”句,是说自己从船上下来,打破了船篷上的窗纱。“荡桨”二句,是说自己荡起小船回家的情景。“惊宿鹭”二句,既是实写,也是虚写。“实写”者,是说自己归家时惊扰了栖于船篷上的鹭鸟;“虚写”者,是说自己归家后打破船篷上的窗纱。“南屏”是浙江杭州市西湖西南面的一座小山。宋时,人们喜欢在山上建亭台楼阁,供游人赏景玩乐。此词末句中的“南屏”就是泛指。
这是一首送别之作。送别的主题,历来为诗词创作所常用。然而,由于作者所处的时代不同、个人的思想特点不同以及诗歌创作的具体要求不同,送别诗的题材、内容及表达方式也就不尽相同。姜夔的这首词,写得十分清新自然而又含蓄蕴藉,充分体现了宋代文人词的特点。
全词语言清丽,风格婉约,情感真挚,意境幽深秀美,是一首送别之作中的佳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