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
诗句解读 注释 - 三品南金禹贡陈:指的是董其昌的官职,他担任过南京礼部尚书。“南金”指南方之金,即贵重之物;“禹贡陈”则是对古代大禹治水的记载,暗指治理国家的重任。 - 九流清鉴待方甄:这里的“九流”泛指各种学术流派,而“清鉴”表示清明的鉴别力。“待方甄”意味着等待合适的时机和人才来加以选拔和使用。 - 关门天地从来阔:意指世界广阔无垠,比喻心胸宽广,能够容纳万物。 - 青眼相看得几人
```plain 赠李为与浒墅主政四首 其二岂有修心碍市喧,公馀静注五千言。 曾闻仙李盘根长,知是玄元几叶孙。 注释:这两句诗的意思是,难道有修养的人会被市井喧嚣所干扰吗?在公务之余静静地注写五千言的著作。我也曾听说过仙李的盘根长,知道这是玄元的几代子孙。 赏析: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董其昌赠给李为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通过对李为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李为的敬佩之情和对其才华的肯定。其中
注释:不羡慕皇宫的金茎,去日边,我选择隐居天平山,龙文双剑和鹿台前。 摄将维室三千界,奏取唐山十五篇。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不羡金茎去日边,龙文双剑鹿台前。"诗人不羡慕皇宫的生活,因为他更喜欢隐居在天平山,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摄将维室三千界,奏取唐山十五篇。"诗人想要摄拿整个世界,弹奏出美妙的乐章,这是对生活的一种态度,也是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注释】 胡笳:古时北方民族的乐器,这里泛指边关。 子衿:古代学子所服之衣,这里指代学子。 终军(zhōng):西汉人,少年时即有文才,曾上书言事,因触犯文帝而被免官,后得赦复职。 南朝体:南朝文学风格。 运策:用兵谋略。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李玉完而作的四首诗中的第四首。前两句写诗人不赞成李玉完在内地学习儒学,主张他到边疆去,用兵打仗。最后两句赞扬李玉完文武双全,既善于治国,又善于用兵。
诗句:选骥星精切紫垣,春台仙李露华温。 译文: 在选拔人才的关键时刻,我们如同挑选千里马的星宿一样,精准地选中了那些才华出众的人。这些人就像春天里的神仙李子,他们散发出的光芒犹如温润的露水一般,让人感到温暖和舒适。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选拔人才时的严谨态度和他对人才的期待。诗中的“选骥星精”比喻着对人才的精心选拔,而“春台仙李露华温”则形象地描绘出了这些人才们像春天的神仙李子一样
金华谣为周斗垣学宪 着处欢迎恐相失,金华千人万人出。 旧恩耿耿新荣观,阡陌骈阗委虚室。 竹马儿童拥翠旌,章缝弟子看雄笔。 依依棠树逼丰茸,朗朗玉山高崒嵂。 郢中飞雪再徵歌,黍谷驱寒为吹律。 君不见黄次公,承恩召见明光宫。 五马俄纡丞相绶,颍川父老何当逢。 又不见蜀文翁,明经奖士邹鲁同。 岂有皋比秋宪府,高悬水镜摩层空。 何限尘埃腾宝剑,几从爨下赏枯桐。 八咏之楼可搥碎,力追正始还庞鸿。
赠湛怀上人 衲子相逢不问年,袈裟遍拂五茸烟。 朝来试剪吴江水,著尔空林落照边。 注释: 衲子:出家人。 袈裟:僧衣,佛教徒穿的衣服。 五茸烟:指山间雾霭,如烟雾缭绕的草地。 吴江水:指长江之水。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所作。诗中描绘了一位出家为僧的男子湛怀上人在清晨剪下一片吴江的水草,然后将其挂在自己居住的地方,以驱除虫蚁和邪灵。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湛怀上人的敬意与祝福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雪堂行脚到朱门 - 注释: “雪堂”指寺庙,“行脚”是佛教用语,意指参访或修行。“朱门”指的是权贵的府邸大门,此处用来形容高门大户或富有人家的门庭。 - 译文:在寺庙修行后,我来到朱红的大门前。 - 赏析:这里描绘了诗人由佛门修行转向世俗生活的场景,表现了他对世俗权力和财富的向往。 2. 檀度几缘属利根 - 注释: “檀度”指布施修道,“利根”是指修行者具有智慧和悟性
注释:朱陵桃子是千年的果实,楚国连城之玉也是三次献上的。 凤翥是刚刚书写的花自雨,龙睛才点缀的画能飞。 赏析:这首诗以“凤翥”和“龙睛”为关键词,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李玉完侍御的敬仰之情。凤凰飞翔象征着高飞远翔,龙眼明亮代表着智慧和才能,诗人用这两个成语来赞美李玉完成的卓越成就。同时,诗句也表达了诗人对其才华的赞赏和期望
注释:雀舌龙团是旧时的茶谱,春风初吹动斗茶的天意。劳人的水递何须置,官署相邻的是第二泉。 赏析: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斗茶的场景,春风吹拂着大地,斗茶的天意也随着春风而动。后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疲惫,他认为劳人的水递何须置,官署相邻的是第二泉,暗示他的生活已经达到了极致,但他却没有找到生活的乐趣。这首诗虽然描写了生活中的琐事,但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值得我们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