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榛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哀哉行,其四: 这首诗的第四句,表达了一种悲伤和无奈的情感。"哀哉行,其四"意味着这是诗中的第四部分,同时也传达了诗人的悲伤情感。 2. 燕京女儿何盈盈: "燕京女儿"指的是生活在燕京(今北京)的女子,“何盈盈”形容她们娇小美丽,如盈盈春水般清澈透明。 3. 隔花娇语如春莺: 描述女子们隔着花丛轻声细语,如同春天的黄莺啼叫,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4. 邻姬盛装失光彩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注释、作品赏析以及写作背景。 “道人汗漫游人间,自云家住青城山。” 这句诗描绘了一位道人自由自在地在人间游历,自称他的家就在青城山上。这里的“汗漫游”和“家在青城山”表达了诗人对这位道人的羡慕和敬仰。 “清谈动有烟霞气,流年不凋松柏颜。” 这句话赞美了道人的高尚品格,他的言谈举止中充满了清新脱俗的气息,岁月无法改变他如松柏一般坚韧的容颜。 “碧桃花开春正好
【译文】 燕京的孩子们,他们的眉目清秀, 出门时娘亲一再叮咛。 一皱眉头询问想要什么, 却恨自己不能摘取月亮和星星。 哪料想今日秋日逢丧乱, 兄妹分离各自漂泊流浪。 北风凛冽伤心泪洒落, 风沙满面栖息荒凉原野。 长大后能跃马驰骋, 在阴山狩猎从不停歇。 回首往事不禁怀念故乡, 长城夕阳西下天幕低垂。 哀哉行!谁忍心听? 【注释】 1.燕京:指今北京一带。 2.眉目青:年轻俊朗的容貌。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下面是每句的释义和对应的译文,以及关键词的注释: 送周一之从大将军出塞(其一) 长剑砍山石可摧,劲弓射海波能开。 宿昔相逢重然诺,意气干霄不可回。 酒酣独上黄金台,吴歌忽断天风来。 曾笑要离空侠节,复轻郭隗非奇才。 二十馀年滞京国,俗尘总不关胸臆。 一朝长揖大将军,材官相顾无颜色。 丈夫颖脱自有时,百年遭际几相知。 陈琳倚马能成檄,王粲从军还赋诗。 昨夜秋风吹大旗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的《少女词》中的一句。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妾家住近都城下 :我住在离京城很近的地方。 - 今日何辜来朔野:今天我为什么来到这荒凉的郊外? - 不随姊妹并乘龙,翻与健儿同跃马:我不和姐姐们一起乘坐龙车,反而和壮志豪情的男子一同骑马。 - 马上归心数向南:我的心在马背上,总是想着南方。 - 故园桑叶废春蚕:家乡的桑树已不再用来养蚕了。 - 长颦翠黛愁无那
诗句翻译与注释: 陶渊明图杨考功虚卿题 异代知心不识面,年书甲子甘贫贱。 孤云横天高莫攀,白石在水清自见。 征君殁后柴桑空,千古犹存五柳传。 彤庭九锡加寄奴,典午山河王气变。 南国从教麟凤归,中原不息龙蛇战。 彭泽县前江水流,当年心事同悠悠。 解印那堪白日晚,还家不负黄花秋。 吏人送酒方适意,惠远更教莲社醉。 中怀久矣齐死生,一卧茫然失天地。 醒来兴感岁欲残,金陵怅望空龙蟠。 独赋荆卿聊寄意
《宫词题画·春》赏析 《宫词题画·春》,一首描绘春天景象的诗作,由明朝诗人谢榛创作。此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春天的画面,通过自然景观与人物活动的交织,传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青春易老的无奈。 诗中首句“晓起下阶芳草绿”便给人以春意盎然的感受,“越罗昨夜裁春服”,更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精心准备春日盛装的场景,这不仅仅是对衣着的描述,也象征着人们对于新一年美好生活的期待与准备。
【注】 1. 苎葛:用苎麻制成的一种纺织品。2. 结阴:指织成布帛后,布帛的质地紧密,不易散开。3. 摄衣行:拟裁衣行,即模拟古代裁缝师傅的样子,为别人裁剪衣服的诗歌。4. 姑嫂:姑和嫂,这里指的是妻子。5. 织纤缡(xiān bì):织制细薄如丝的布帛,用以制作衣物。6. 咿𠵣(yī yíng)鸣机杼:在织机旁纺织,发出的声音如同乐器一样。7. 几人力织才盈箱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别时梨树栽后园,结实垂枝秋正繁。 摘来堆盘甘可食,游子不归空叹息。 长叹临风疏叶下,青楼还系紫骝马。 夜深梦着难挽君,满天愁结湘江云。 注释: 1. 别时梨树栽后园:离别的时候,种在后花园里的梨树已经成熟了。 2. 结实垂枝秋正繁:梨树上的果实累累,秋天正是收获的季节。 3. 摘来堆盘甘可食:将梨子摘下来,堆在盘子里,美味可口。 4. 游子不归空叹息:游子不回来
宫词题画 其四 冬 寒鸦暮集昭阳殿,疏雪因风上罗荐。 早梅寂寞几多花,春在深宫君不见。 好折一枝将献君,何人吹笛彻宫云。 这首诗是明朝江源所作,描绘了冬季的景色和宫中的生活。诗中通过自然景象与宫廷生活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朝廷内忧外患的担忧以及对君主的深深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