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榛
宫词题画 其四 冬 寒鸦暮集昭阳殿,疏雪因风上罗荐。 早梅寂寞几多花,春在深宫君不见。 好折一枝将献君,何人吹笛彻宫云。 这首诗是明朝江源所作,描绘了冬季的景色和宫中的生活。诗中通过自然景象与宫廷生活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朝廷内忧外患的担忧以及对君主的深深期望
【注释】 ①使星:古代传说天帝的使者乘星车降临,是吉祥的征兆。 ②风雪荡旌旆:风雪交加,旗杆上的旌旗被风吹得飘动不定。 ③健儿:指军队中的勇士。 ④岢岚州:地名,在今山西境内。 ⑤雉堞:城上女墙上的矮墙头或短墙。 ⑥日易落:夕阳西下。 ⑦防秋:唐代边防制度之一,每年秋季,调发军队到边境地区防备胡人入寇。 ⑧黠虏:指吐蕃(古时对藏族的称呼)等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 ⑨犬蹲屋角吠山月
注释: 宫词题画 其二 夏:夏天的景色。 风静帘垂花竹里,银床冰簟净于水。 风停了窗帘低垂,荷花竹子在花竹里摇曳,银白色的床像冰一样清凉。 夕阳犹照长信宫,太液池东片云起。 夕阳依旧照耀着长信宫,太液池东边的云彩飘起。 禁门深锁夜如何,秪恐芭蕉风雨多。 禁门紧闭夜晚如何度过,恐怕芭蕉遭受风雨侵袭。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宫怨诗。诗人通过描绘夏日宫中的美景与现实生活的对比
诗句翻译 阿婆让我舂稻米和做米饭,小姑又让我缝制衣裳。 我一时没有回应,小姑就生气地打我,让我忍受冷风霜雪的折磨。 小姑打人时我只是袖手旁观,小姑骂我时我只是紧闭双唇。 眼看小姑也即将出嫁,我们嫂俩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相处了。 听说小姑比我早出嫁,她将来会过得如何呢? 注释 - 舂:捣,磨碎谷物。 - 缝衣裳:缝补衣物。 - 打:用身体或工具打击。 - 骂:责备或斥责。 - 比妾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郊、饯、凄怆、霁、湍、骊、莓苔、骚人、三弄、月照。 【答案】 严城西畔开离筵,郎官送客斜阳天。有人吹笛正凄怆,晴云改色迷山川
以下是对《漠北词三首·其二》逐句的翻译和赏析: - 第一句:“石头敲火炙黄羊,胡女低歌劝酪浆。” 译文:石头敲击着火炉来烤制美味的羊肉,美丽的胡女轻轻唱着歌,劝酒给客人。 赏析:这两句诗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一幅边疆牧民的生活画面,石头作为燃料,黄羊作为美食,胡女作为歌手,酪浆作为饮品,构成了一幅热闹而和谐的图景,让人仿佛置身于那遥远的边塞之地。 - 第二句:“醉杀群胡不知夜,遥见岭下月如霜
残冬游五台,几步一徘徊。 石罅松根出,云端山势来。 地接龙荒莽无际,疏林但见冰花开。 绝顶下连万丈雪,阴崖长积千年苔。 经过险巇有藜杖,天许诗人独放旷。 青山不断马头前,红日忽翻鸦背上。 我来转折无尽时,奇处复奇难形状。 焉得江南顾凯之,为予写成岩壑障。 五台山高齐插天,开辟有色同苍然。 平生想像劳梦寐,到时飘逸如登仙。 蹑屩越丹崖,挥手拂紫烟。 化城金界未深入,远公逝矣谁相延。 灵脉永存功德水
夏夜独坐披襟当风颇有秋意赋此寄怀散发南楼夜,翛然披素襟。 散发:解开衣带,表示闲散自在。南楼:指诗人居住的南边高楼。夜:指夜晚。翛然,形容人的神态或行为超脱、自然。披素襟:《诗经·卫风·伯兮》中有“缟衣茹藘”一句,缟衣即素衣,这里用来形容诗人的装束朴素。素襟,指洁白的衣服。 蛩声依草际,萤火落墙阴。 蛩声:蟋蟀的鸣叫声。草际:草丛之间。萤火:萤火虫的光。落墙阴:落在墙壁的阴影处。 老破当年梦
注释: - 长夜生寒翠幕低:描述了夜晚的寒冷和帷幕的低垂,营造出一种寂静而冷清的氛围。 - 琵琶别调为谁凄:用“琵琶别调”指代了某种特定的音乐或曲风,表达了这种音乐给听者带来的哀愁与凄凉。 - 君心无定如明月:通过比喻“君心”(指某人的心)来描述其不固定、多变的特性,就如同明月一样难以捉摸。 - 才照楼东复转西:描绘了月亮在天空中移动的场景,暗示着情感或命运的变化无常。 译文:
秋夜云峰书斋饯别赋得秋字(节选) 丈夫平生何所求,百年与世同沉浮。枕上一思动万里,黄金容易齐山丘。 注释:丈夫一生追求什么?百年后与世界一同沉浮。我枕上的一个念头能动万里,黄金很容易变成山丘。 译文:丈夫毕生的追求是什么?一生过后,和这个世界一同沉浮。我枕上的一个思绪能远达万里之外,黄金很快就会变为山丘一般。 赏析: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于生命、时间和金钱的看法。他认为人生短暂如白驹过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