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婆使妾舂稻粱,小姑又唤缝衣裳。
一时不应小姑怒,可堪颜色来风霜。
小姑打时只袖手,小姑骂时只闭口。
眼看小姑也嫁人,姑嫂不得长相守。
闻道比妾小姑多,小姑他日当如何。
诗句翻译
阿婆让我舂稻米和做米饭,小姑又让我缝制衣裳。
我一时没有回应,小姑就生气地打我,让我忍受冷风霜雪的折磨。
小姑打人时我只是袖手旁观,小姑骂我时我只是紧闭双唇。
眼看小姑也即将出嫁,我们嫂俩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相处了。
听说小姑比我早出嫁,她将来会过得如何呢?
注释
- 舂:捣,磨碎谷物。
- 缝衣裳:缝补衣物。
- 打:用身体或工具打击。
- 骂:责备或斥责。
- 比妾:比自己年轻或地位较低者。
- 当如何:将会怎样。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传统的民间歌谣,通过描述小姑对嫂妹的态度变化,反映了古代社会家庭中的女性角色和权力关系。诗中的“阿婆”和“小姑”指的是两位女性,而“妾”则暗示着小姑的地位较低或年龄更小。
诗一开始描绘了小姑让诗人帮忙的情景,显示出她们之间的亲密关系以及小姑对她的依赖性。接着描述了小姑对诗人态度的变化,从最初的呼唤到后来的责骂,这展示了小姑对妻子角色的不满和嫉妒。最后一句揭示了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嫂与弟媳的关系往往因为年龄或其他因素而变得紧张或疏远。
这首诗以其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情感表达了一种常见的家庭冲突和社会动态,同时也反映出了古代社会中女性在家庭中地位低下和被边缘化的困境。通过对这首古诗词的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思考古代社会的性别结构及其对人际关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