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成
【注释】 子路:孔子的弟子,姓仲名路。 姑尔:姑且,暂时。 所行:行为。 力行:尽力实行。 【赏析】 《论语·子路篇》中有句:“言必信,行必果。”意思是说说话一定要守信用,做事一定要有结果。子路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他为人正直,性格直爽,但有时也有些迂执。《论语绝句》中的这句诗就是对子路性格的一个写照。“子路何尝肯不情”,这是一句反问,表示子路从不虚伪矫情,总是表里如一;“从人姑尔事虚名”
白首穷经恨不知,书生辛苦竟何为。 一朝闻道无馀事,若较寻常死亦迟。 注释:本诗表达了作者对儒家经典的深入研究和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在追求知识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和辛酸。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即使最终没有获得名利,也比平庸的生活要好。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苦读情景来表达对知识的渴求和对人生理想的追求。诗中的“白首穷经”形容了诗人长时间钻研儒家经典的情景
【注释】 论语绝句:指《论语》中的一首诗,共五言八句。 朽(xiǔ):腐烂、腐朽。 粪:粪土。 于:在。 予:我,指孔子。 美:好。 诛(zhū):责难。 欲令顾此深为戒:希望你能够从中得到教训。 首宰(shǒu yǎ)予:春秋时鲁国执政大夫季孙行父的字。首宰,即宰相。 【赏析】 腐朽的东西难以加工雕琢;粪土也不能圬去。孔子说自己有好品德,别人也无须责难。但是,孔子还是希望统治者能够引以为戒
武子人皆指作愚,不知愚意竟何如。 虽愚到底无人识,始觉从来智者疏。 注释:武子:即孔子的弟子曾参,字武子;指作愚:指被人误解为愚笨,其实并非如此,是故意装傻;不知:不理解。译文:孔子的人都被误认为愚蠢,其实他们并不愚蠢,只是故意装傻。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们误解孔子的深深遗憾,也表达了他对智慧的渴望和追求。他认为,真正的聪明和智慧并不是表面的装傻,而是内心的真实和坦诚
注释:难道是于回真的不如他,只是因为听到他的处所还有很多疏漏。如果真能真正地听到他的声音,又怎么会有其他的东西呢。 赏析:此诗表达了作者对孔子的深深敬仰与向往之情。诗中通过“岂”和“只缘”、“若”和“安得”等词语,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种现象——人们对知识的追求往往只是停留在表面,而未能深入理解其内涵
【译文】 画中虬髯英武,声震天渊;昔日功臣,如今只余凌烟阁上的画图。汉家骁骑才三万,北攻稽落书燕然! 勋名显赫,犹如磨砺的北斗星;百年之后,归于黄泉。人间万事,如梦如烟,不如挂冠隐逸神武山中寻找自然风光。 我曾在会稽山顶逍遥自在,似乎到了羲皇时期。俯看涛江卷飞雪,旁看秦望森摩天。 祖龙(秦始皇)一定是与鲍叔光一样的贤人,鸱夷却能带着妖艳的貂蝉。悠然自得,没有再次出仕之意,倚锄便想耕春田。
庭下草 秋风吹碧草,久客情如何。 乡关断过雁,青山高嵯峨。 然而梦寐间,往往长经过。 梦觉亦我耳,所得初无多。 天地存胸中,要当常拂摩。 肯为外物流,为赋白雪歌。 【注释】庭:庭院。庭下草:即“庭前草”,庭前之草,庭前之草,庭前之草。庭前之草,庭前的草。指庭前的草。庭前的草,庭前的草。庭前的草。庭前的草。庭前的草,庭前的草,庭前的草。庭前之草,庭前的草。庭前的草,庭前的草,庭前的草。庭前的草
注释: 见得分明:指看得十分清楚,这里指“理”或“道”。 谓如:就像如此。 疏:不密,不周密。 莫于见处:不要在看见的地方留下形迹,即不要在有形之处留下痕迹。 方信心斋:只有信守心斋(即清静无为的修持)才能达到物我两忘的境地,才能使万物都显得虚无缥缈。 万象虚:万般景象都显得空虚不实,没有实体。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格律诗,每句五言,每两句构成一组
注释:必须知道,人的体态也是常变的,君子怎么能被一器所限制呢? 赐只是知道瑚琏珍贵,岂不知天地也是蘧庐? 赏析:诗人以“须知道体亦常虚”开篇,点出人生的无常和变化。接着用“君子安能一器拘”表达出人不应被固定的观念所束缚的思想。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事物本质的深刻认识,认为天地、宇宙、万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不应仅仅看到表象而被其所限。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学的理解和探索,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注释: 所长孰不愿施之:哪个人不愿意施展自己的长处呢? 岂肯言吾未信斯:怎么肯说我不相信这个真理? 大是此心真不昧:最重要的是,我的心是真诚的,没有一点虚伪。 断知天地不容欺:我坚信天地是公正的,不会容忍欺骗。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真理的坚定信仰和对公正的追求。他认为自己的优点和能力应该被利用,但决不会违背自己的良心。他认为,最重要的是保持一颗真诚的心,不被欺骗所蒙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