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仁堪
``` 挽吴可读联 此古之社稷臣,七尺能捐,执简终安天下计; 许我为忘年友,一缄尚湿,盖棺犹望眼中人。 注释: - 此句中的“社稷”指的是国家的基石和重要支柱,表达了对吴可读作为国家重臣忠诚与坚定的赞赏和尊敬。 - “七尺”在这里比喻人的身躯或者才能,强调了吴可读虽然身体瘦小(七尺),但依然能为国家做出巨大的贡献。 - 《执简》出自《论语·子罕》,意为坚守自己的职责和原则。 -
【注释】 浪淘:浪击。 占多:指山中僧人之多。 译文: 千百年来的英雄人物,在历史的长河里早已消失殆尽;然而天下有名的山寺却为僧人所占有许多。 赏析: “千古英雄浪淘尽”,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历史长河中的英雄人物已经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不见了,他们的身影早已被时间冲刷得不留痕迹,就像那些曾经的浪花一样,在时间的洪流中消逝得无影无踪。这里的“英雄”指的是历史上的人物
【注释】 1. 马首骎骎来:指马跑得很快。 2. 随山西入黔:指随军西进贵州。 3. 地杰云崎嵚(qīn):“地”即贵州,“杰”意为杰出,“崎嵚”为峻拔之意,意指地势奇特高峻; 4. 君来振宗风:您到来后将振兴宗风。这里指王阳明的学说或事业。 5. 辛苦储楩楠:辛勤培养人才,就像储藏珍贵的木材一样。 6. 芳晖灼幽谷:芬芳的光辉照耀着深幽的山谷。 7. 偃曝无寒林:在没有严寒的树林中休息。 8.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慎在贵州时所作。乙酉年(1525年),杨慎被贬为贵州永历道御史副使,与好友张凤雏同游甲秀楼和扶风寺,并在此赋诗以志别。全诗共八句,依次描述了清晨出发、登山游览、欣赏美景、感慨历史、抒发情感等情景。 注释: - 乙酉:即乙酉年,指明朝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 - 黔:这里指贵州。 - 杨雪渔学使:杨慎的朋友。 - 学使:明代设于各地的官学的最高长官,相当于现在的教育厅长。
【诗句】 生小恃游宦,耗粟蠹天庾。家无一尺田,岂识农田苦。 赐牒领江郡,搴帷课晴雨。我来四月中,烈日龟坼土。 新秧寸黄萎,渴比婴失乳。天不绝吾民,解悬赐甘醹。 桔槔声渐和,钱镈效微睹。如何桀桀苗,生此𨐔𨐔羽。 捕蝗如捕盗,连乡整櫜鼓。惟螟独阴贼,潜据心自腐。 剔之不可尽,祈佑神所主。盼到禾豆花,欢若珠玑吐。 一夕起阴霾,彼苍胡啴怒。忍令蔀屋丰,坐听山风蛊。 存者盖已仅,登场日可数。夏旱秋转阴
乙酉(十四日)出使贵州与杨雪渔学使同年游甲秀楼扶风寺瞻阳明先生像赋诗志别 万里事行役,健仆犹骨肉。 况我金石交,三年手重握。 握手各一笑,感物翻万触。 秋气互泬寥,天宇晶于玉。 如何太清表,时有微云属。 霜高鹰隼尽,木脱川原肃。 薄寒阴始凝,秋士欢易促。 契阔能几时,须眉见老宿。 仰瞩北斗光,空庭夜踯躅。 注释: 乙酉:十三日。乙酉是古代纪日的符号,这里指十三日。黔:贵州省的简称。杨雪渔:人名
乙酉年,我被派遣到贵州与杨雪渔学使同岁,游览甲秀楼和扶风寺,瞻仰阳明先生像后赋诗以志别。 山阴七里泷,幔亭九曲溪。 故乡的风光美如画,甲秀楼和扶风寺金碧辉煌。 人们巧夺天工,但无此形模奇巧。 罗施山水窟,造化浑然一体。 不要将这太古璞石,遗置在西南边陲。 想象着山中人,美质昭昭无亏。 家丞种秋实,季女愁桑饥。 菑畬秉经训,诲育畴兼施。 高山仰止文成公,我的道行人天师
以下是对这首七言律诗《答韬甫同年》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1. 译文: - 矫若金羁脱玉骢,惊人还我气如虹。 - 谁知旌旆悠扬意,转在车箱闭置中。 - 肺渴更无千丈露,步虚饶有五更风。 - 玉梅不道过三九,一夕清尊未许同。 2. 注释: - 矫若金羁:像骏马一样矫健。 - 金羁:古代马笼头。 - 脱玉骢:形容马非常健壮。 - 旌旆:指旗子,引申为官位、权力。 - 玉梅:比喻才华横溢之人。 -
千古英雄浪淘尽;天下名山僧占多。
万里事行役,健仆犹骨肉。 况我金石交,三年手重握。 握手各一笑,感物翻万触。 秋气互泬寥,天宇晶于玉。 如何太清表,时有微云属。 霜高鹰隼尽,木脱川原肃。 薄寒阴始凝,秋士欢易促。 契阔能几时,须眉见老宿。 仰瞩北斗光,空庭夜踯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