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孙遹
【题解】程氏水楼,在杭州西湖上。 旧馆重来倍寂寥:旧日的馆舍再次来到,倍增了寂寞。 隔溪惟见柳千条:隔着小溪只能看到成排的柳树。 黄花水榭无人到:黄菊盛开的水边亭子没有游客到访。 独对西风看落潮:独自面对西风观赏着退潮的景象。 【注释】 ①“旧馆”,旧时的馆舍,此指旧日曾游览过的西湖中的亭、台之类。②“重来”,再一次来到。③“寂寥”,寂寞冷落。④“隔溪”,隔着小溪。⑤“惟”,只。⑥“水榭”
注释:黄金新马,玉为鞭,一骋霜蹄,旋旋圆。 与前朝画客相比,风流何让李龙眠。 赏析:这是一首题画诗,赞美了张山人的画工。首二句写其骏马,用"黄金"、"白玉"来形容,形象地描绘出一匹骏马的雄姿。"一骋"即驰骋,形容马跑得飞快;"霜蹄"指马的蹄是白色的,就像秋天的霜一样晶莹剔透。第三四句写画家的画艺。前两句通过比较来赞美张山人的画工之妙。"持比"就是拿它与什么相比,此处与"李龙眠"相比
【注释】张山人:指唐代诗人李白。数声相向:数声,指鸟鸣之声;相向,相对,相呼应。最高枝:最高的树枝。凉雨新秋:清冷的雨水,秋天的新景。暝时:黄昏之时。吸露餐风:指张山人像鸟儿一样,饮露、食风。君莫讶:你不要太惊讶。由来:从来。 【赏析】《题张山人画册》是一首五言律诗。前两联描写张山人的生活状态,后两联抒发了诗人对张山人的赞美之情。全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
【注释】: “滥食”句——指我吃了很多,应当惭愧; “长饥”句——说我饿得时间很长,可以学着东方朔的忍饥耐饿; “不须”句——不必去谢仁祖,因为桃花有十斛香。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向友人乞米而作。诗人自谦因长期吃白食,所以应惭愧;但又说久饿可以学东方朔的忍耐,表示决不为口腹所苦。最后一句以桃花比米,说明自己虽无米却有桃花之香,意在言外,含蓄隽永。全诗语言朴素,含义深厚
我们来逐句分析这首诗: 1. 诗句解读: - “蕉子花边夜结星”:描述了夜晚在蕉子花旁的星光点点,如同夜空中的星星。 - “江声月色满中庭”:描绘了江水的声波和月光洒满庭院的景象。 - “樽前幸有三人在”:表达了作者有幸与几位知己共饮的美好感受。 - “客里休教一日醒”:意味着即使身处他乡或异地,也要珍惜与人相聚的时光,不要因为孤独而感到清醒。 2. 关键词注释及赏析: - 蕉子花、夜结星
诗句原文: 金井桥头竹树春,玉渊潭上水清潾。 浔阳旧隐多栖托,此去山中见几人。 译文注释: - 金井桥头,春天时竹树繁茂;玉渊潭,清澈的水面上波光粼粼。 - 在浔阳的古迹中,许多人隐居于此。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庐山栖贤寺的自然美景以及诗人对友人的送别之情。首句通过“春”字,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和生机,为全诗定下了温暖而充满希望的氛围。次句中的“清潾”形容水面清澈透明,如同琉璃般闪烁
越台怀古 赏析古诗意境与哲理 1. 荒台下见海云低,歌舞冈前日向西。 - 诗句释义:在越王山的脚下,海雾低垂,仿佛触手可及,而在歌舞岗上,昔日的繁华已被岁月遗忘,太阳缓缓西沉。 - 关键词释疑:荒台、海云、歌舞冈、日向西。 - 注释与赏析:荒台是越王山的旧称,这里地势险要,云雾缭绕,给人以神秘之感;歌舞冈则暗示着过去歌舞升平的景象,如今却只剩下了夕阳西下的背影。 - 情感表达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移家初驻木兰桡,桃叶江边第几桥。” - 注释:搬家之后初次停靠在木兰木制的船桨上,桃花盛开的季节,在何处寻找第几座桥?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诗人新居落成后首次停泊的场景。通过询问“第几桥”,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望。同时,“木兰桡”可能指的是船只,而“桃花江边”则营造了一种宁静、美丽的景象。 2. “知在青溪芳草外,残阳细雨吊南朝。” - 注释
【注释】 罗湖:今浙江绍兴市。狂司马:指唐代诗人李白。 【赏析】 诗是一首怀人之作,写诗人对友人沈嘉令的思念之情。“十里罗湖揽胜游”,首句写景起兴,点明地点、时间、环境;“苏公遗迹见风流”,以苏公(即苏轼)的遗迹来表达自己的情怀;“秋来远忆狂司马,明月题诗满郡楼”二句,写诗人在秋风萧瑟中怀念友人,希望他在月亮照耀下题诗留念,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赞美之情。全诗语言优美,富有韵味
细蕊繁枝遍作花,浓香隐隐浸秋纱。 月明夜静微闻得,风味依然似鬘华。 注释:细嫩的花蕊繁复地长满了枝条,满树的花朵散发着浓郁的香气,这香气轻轻地渗透进了秋天的薄纱。在月光明亮、宁静的夜晚里,我隐约听到了花香,那独特的香味仍然让我想起了美丽的花朵。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花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花朵的美丽,同时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诗中的“素声”指的是花的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