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孙遹
【注】郭:外城。嵓壑:山谷。 粤山:五岭山脉,在今广东、江西两省境内。 拳:拳头般大小。 阴冥:昏暗。 漱:洗涤。 欲携岩壑姿:想把这幽静的景色带回家。 【译文】我到英德县外城就市买来几块小小的英石,山峦峡谷都具备了。 粤山原来就非常奇特,荒远的地方往往难以找到。 谁能想到,这拳头大小的石头,却包含了五岭的秀丽。 它的形状古朴而神态更加美丽,峰多骨也更加瘦削。 早晨来了一阵风雨鸣响
赴惠州别崔大 羁旅不知年,正值蕉萃时。 再渡榕溪水,重违故人期。 我车方东迈,我心已西悲。 寒禽惊夕濑,木叶感凉飔。 年芳暗销落,谁能长自持。 注释: 1. 年芳暗销落:指岁月流逝,青春易逝。 2. 谁能长自持:意指人生短暂,难以长久保持自己的状态或心境。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在赴任途中对旧友的依依不舍之情。首句“羁居不知岁”,描绘了诗人长期在外漂泊、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
晓入海幢寺寻阿字首座不遇 清晨进入海幢寺,寻找阿字首座未得, 卧觉江风吹,钟声涤烦虑。 夜半醒来,听到江边寺庙的钟声, 洗涤心中烦恼与杂念,静心冥想。 忽忆东林游,悠然自来去。 忽然想起昨夜在东林寺的游历,心情愉悦,如同行云般自然自在地离去。 沧沧日初上,冥冥花始曙。 清晨,阳光渐渐升起,朦胧的花影开始在晨曦中若隐若现。 堂空户不掩,乞食知何处。 寺庙已空无一人
注释: 秋兰引答廖秀才 南邻的廖生很不俗,赠我兰苕碧于玉。 绮石青泥交错裁,临行酬尔秋兰曲。 采之为佩操入琴,芳泽还堪遗所钦。 莫怨灵修唯自惜,不妨长此结同心。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写秋兰,表达了作者与友人廖生的深厚友谊。全诗通过对秋兰的描绘,赞美了朋友的品质和友情的美好。 首联“南邻廖生颇不俗,赠我兰苕碧于玉。”描述了廖生的品质和赠送兰花的情景。廖生是一个不俗的人,他送给作者的是兰花
正月小尽日留别退庵兄 其二 西堂坐清晓,竹露青漫漫。 酒尽未成别,微雨增春寒。 行者诫风波,居者慎眠餐。 临行千万语,杂乱初无端。 注释:西堂指的是书房。清晓是早晨,清晨。竹露是竹子上的露水,颜色为青绿色,这里指早晨的露水。漫是满的意思,漫漫就是漫漫长的样子。酒尽未成别,指喝完酒还没到告别时刻。微雨是小雨的意思,用来增加春天的寒冷感。行者诫风波是指出行的人告诫自己要警惕风雨
【译文】 在正月的小年夜与退庵兄依依惜别: 阳光如翼地随行,荆树枝叶灿烂。 行走时声自求停,花落根不移。 人生各有责任役,最苦别离远。 夜灯摇动繁雨,哀响激人心弦。 滞留难道不愿?取别终有时。 挥手江边,客行日已远,客心日悲。 客心莫悲,努力勉自持。 良晤知不遥,深秋以为期。 【注释】 正月小尽日留别退庵兄其一:正月即农历正月,古称元月、端月。古代以朔日为岁首(元旦)之始。小尽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描绘了观音岩的景色和氛围。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1. 峨峨千仞壁,杳杳百尺潭 注释: 形容山峰高峻而深邃,潭水深邃幽远。 赏析: 这句诗通过夸张的手法,将观音岩的险峻与深邃展现得淋漓尽致。"千仞"和"百尺"都是用来形容高度的词汇,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同时,"杳杳"则进一步强调了潭水的深远和神秘感。 2. 石势忽中坼,安此大士龛 注释: 岩石忽然裂开
【诗句释义】:这首诗是诗人在曹圻家宅观览山谷中用墨汁书写的诗句,对涪翁墨迹赞不绝口。 【译文】:涪翁的笔墨是第一等的,试着打开堂中的锦帙看看。伏波祠的句子是用擘窠书写的,好像涪州得意笔力。笔力旺盛,纸痕夭矫,像凌苏轹米,但不必去论谁的功力更甚。苍然筋骨,劲于铁骨,成就了颜平原。曹圻雅士很好奇,他家藏金石不可訾。一场兵燹,顷刻间家财被毁殆尽,此卷独为神护持。清秋置酒与客共赏,观者争相夸赞好风格
春雨堂芍药歌 荔支不过岭以北,芍药不过岭以南。 由来物性有如此,风土迁移岂所堪。 注释: 荔支(荔枝):一种热带水果,产于中国南方。 芍药(牡丹):一种花卉,产于中国北方。 物性:指植物的本性或特性。 译文: 荔枝无法越过岭南以北,牡丹无法越过岭南以南。 从古至今,大自然的规律就是这样,气候和土壤的变化是无法承受的。 在春雨堂前有十几株,它们来自扬州旧隋苑中的牡丹。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作品,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江南水乡画面。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赏析: - 第一联:“鱼梁滩下泊” “暗色起何处”:暗色的水面在何处开始?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未知景象的好奇和探索。 “忽然云水昏”:忽然间,云雾弥漫,水面变得昏暗。 - 第二联:“春烧如新月,远挂山一痕” “春烧如新月”:春天的炊烟如同新月一般明亮。 “远挂山一痕”:炊烟在远处山上形成了一道细长的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