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孙遹
【注释】 乍遇:突然相逢。 棠梨(táng lí):落叶乔木,树皮有黄色花纹,果实像李子但小。 泓(hóng)黛:指女子黑亮的眉毛。娟:美好。 云鬟(yuán):形容女子头发如云朵般美丽。亚:接近。玉肩:女子的颈项像美玉一样白皙。 罗袜子:丝织品做的袜子。 坐损春衫茜(xiàn):坐得太久而弄坏衣上绣着红纹的衣裳。茜(xiàn):一种深红色染料。 娇波横觑人:娇媚的眼波斜睨着别人
诗词原文: 去岁寄寒衣,细熨襟前皱。春服又重缝,何日归来候。 青鸟去传言,只说人依旧。腰带沈郎宽,禁得添消瘦。 翻译: 去年寄出冬装御寒衣物时,仔细地将衣襟熨平,但因冬季寒冷,衣服已略显褶皱。如今春天来临,又要为新衣重新缝补,却不知何时能够重逢等待。 青鸟传信时,只字未提人是否安好,只是说一切如旧。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我的腰身渐渐消瘦,这宽大的腰带再也难以承受身体的瘦弱。 注释: 1. 去岁
【诗词】 点绛唇·送春日与袁重其花下小饮 草暖莺飞,行人多上全吴馆。月洲亭畔。重把春衣换。 新绿南园,已觉参差遍。花如霰。君今不醉。负却提壶劝。 【注释】 1. 点绛唇:词牌名。又名“凤衔杯”。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五句、四仄韵。 2. 吴馆:指吴郡的官署或宾馆。 3. 月洲亭畔:指在月亮桥边。 4. 新绿:春天的新叶。 5. 霰(xiàn):雪珠,即霰雨。比喻细小而多。 6. 不醉:指不喝醉。
南园里,漫天的花瓣像飘舞的粉絮。玉栏杆外花荫中,我初试薄罗衣。金蝉颤欲飞,仿佛要振翅高飞。 他突然闯入我的世界。划破轻纱扇轻摇,惊起宿鸳鸯。那对鸳鸯,被惊动了,裙摆如锦绣般鲜艳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炼字、内容理解、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再结合重点词语来分析。“献罢金蔬玉菜”的意思是:把山珍海味都献完之后,再演奏凤竹龙琴。“吹残凤竹龙琴”的意思是:把凤竹和龙琴吹奏得一尘不染后,便乘着清风寻找旧日的朋友。“好趁天风寻旧侣”意思是:趁着这大好的春风,去追寻往日的伙伴吧。“逍遥碧峤青岑”的意思是:在碧绿的山峰上高高兴兴地游玩吧
生查子·病起 【注释】 1. 小础(chǔ):矮柱。绿阴:树荫。粘:附着。 2. 片榻:简陋的床铺。黄梅:梅雨,夏季时雨水多而连绵不断。 3. 迸水簟(diàn):床上的水珠溅落。文:纹路,纹理。 4. 人藉:人依倚。青苔:一种苔藓植物,生长在潮湿的地方。 5. 乡字几时来:家乡的书信何时会到? 6. 旅病:在外旅途中得病。 7. 莫思量:不要考虑。 8. 如何过:怎么度过。 【译文】
这首诗的作者不详,但从诗中可以看出这是一首描绘人物闲适生活的诗。 下面是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忙里弹棋击槊” - 描述一个人在忙碌之中也能保持优雅和从容,通过弹琴和射箭来打发时间。 2. “闲时酌酒鸣筝” - 描述在闲暇之余,品酒听筝,享受生活的乐趣。 3. “奇服居然人不识” - 描述穿着奇特的衣服(可能是古代的服饰),但人们并不认识,表达了一种独特的审美和个性。 4.
诗的原文是:“湖水平堤炎雨歇,风吹杨柳棹歌发。居人情重远相送,君向长安我游越。鼓枻中流自此行,方舟并渡江浪平。驿灯夜泊云阳郭,戍火朝明铁瓮城。广陵到日停舟处,南北迢遥各异路。代马还嘶塞北烟,越禽自托天南树。只今已见鲸鲵戮,薄海销兵佩黄犊。时清岂合乐丘园,亲老还须营斗禄。” 诗句赏析: 在这首诗中,诗人彭孙遹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送别兄长的场景,同时表达了自己对兄弟情深、国家兴衰的深刻感慨
生查子·旅夜 薄醉不成乡,转觉春寒重。枕席有谁同,夜夜和愁共。 梦好恰如真,事往翻如梦。起立悄无言,残月生西弄。 注释: - 薄醉不成乡:微醺的状态使人感觉不到家乡的温暖,反而觉得更加寒冷。 - 转觉春寒重:由于饮酒过度,反而觉得春天的气息更加寒冷。 - 枕席有谁同:枕头和席子上有谁陪伴? - 夜夜和愁共:夜晚的每一次睡眠都伴随着忧愁。 - 梦好恰如真:梦中的美好感觉就像现实一样真实。 -
注释: 前句“前月行人去,屈指来何暮。”意为上个月有位朋友离去,现在已过去很长时间,不知他什么时候回来。 后句“叩户料应来,乡音传尺素。”意为我猜想他一定会回来的,因为我听到他的家乡口音了。 第三四句“尺素几行馀,不见故人书。难道不相忆,沉吟双鲤鱼。”意为书信已经写了几行,但仍然没有收到老朋友的回信。我不禁思念起远方的朋友,想起那两只跃入江心的鲤鱼。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一位友人的追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