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锡璇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赏析能力。赏析时,首先通读全诗,了解全诗内容概貌;然后逐句进行具体分析,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同时,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同时结合诗歌的内容和背景、诗人的思想及当时的情境来体会作者的情感。 “翠楼吟”为诗题,交代了写作的缘由:因怀念妻子,故作此诗以自慰。首联写春天景色,紫陌花熏(指路旁的花草被春雨淋着),青芜草软(草木长出嫩叶)——这两句是倒装句式,即先写出了春天的景象
《好事近·寄怀婉洵大姊》是一首充满深情的词作,由清朝的左锡璇创作。下面是对这首词逐句的详细解释: 1. 忆自别君颜:回忆起与婉洵姐姐分别的场景,那时的容颜已经改变了许多。这里的“君”指婉洵姐姐,而“颜”则可能指婉洵姐姐的容貌。 2. 已易一番寒暑: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季节,变化了一年的时间。这里的“寒暑”指的是四季更替,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3. 多少别离情况
淅沥的雨水敲打着窗子,如同虚掩的门在敲击。睡鸭被敲醒,销兰炷也熄灭了。我虽然喝得醉意全无,但心中满是愁思。 屈指算来,西风中已经度过了多少个秋日。这些秋天里的事情,让我感到无比的遗憾和痛苦。 像青春一样美好的年华正在消逝。秋天的到来就像把我抛弃。在梦中我醒来,却发现五更天已到。 绿意已经蔓延到了天涯之路
凉风吹拂着墙壁上的蟋蟀,它们在草丛中吟唱,节令更替让我心惊。一声雁鸣穿过南楼的上空,惊醒了秋夜的闺房和无限的别离之愁。 天涯我独自叹息道路遥远、距离遥远,家人都在闽海寄居,一年又一年。面对危楼栏杆,我无言以对,只能抚平心中忧思,期盼战乱平息。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送别之作,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上片写秋天的景象和内心的感受。开头两句写秋风中的蟋蟀叫声,以及秋天的到来
【注释】 蕉窗:以蕉叶为窗,故称。 别是:别的。 怜:爱怜。 【赏析】 此词写闺中思远的怨情。上阕写夜深人静,愁思难眠的情景,下阕写清晨妆罢懒理镜中的残妆,思念之情无法排遣。全诗情感细腻真挚、婉约柔美,语言清丽流畅,音节和谐优美
注释: 一纸书来速。道空斋、翛然对影,不胜幽独。欲倩主人为留意,觅取如花碧玉。待它日、贮之金屋。若得可人如我愿,更何妨、拼却珠千斛。但只恐,难从欲。 风流好个良司牧。向风尘、犹耽吟咏,公然脱俗。只有缠绵情不改,恣意寻欢取乐。浑不解、鬓丝如擢。寄语东君宜自遣,还须留意于官牍。书中意,容徐覆。 译文: 收到你的信了,你正在空斋里,悠然地对着影子,无法忍受孤独。想请你的主人多留意一下
译文 夜夜心惊魂入梦频,满江城烽火令人惊。 如今风雨西窗下,怕听芭蕉点滴声。 思往事,意犹惊,升沉何必卜君平。 它生愿学鸳鸯老,无浪无风了此生。 注释 思佳客:词牌名 即景写怀:以眼前景物作比兴寄托感慨之意 外子:妻子的丈夫 烽火:古代边防报警时所燃放的烟火 升沉:比喻世事的盛衰或地位的进退 卜君平:传说中善于占卜的人 它生:来世 赏析 《思佳客·夜夜惊魂入梦频》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作品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诗句 - 山色远分螺黛,芭蕉绿衬窗纱。 - “山色远分”:形容远处的山水色彩分明,仿佛可以分辨出来。 - “螺黛”:古代妇女用以画眉的一种黑色颜料,这里借代为山的颜色。 - “芭蕉绿衬”:用芭蕉的绿色来衬托窗户的纱帘。 - “罗衾薄”:暗示着酒后醒来感到寒意,罗衾(一种丝织品)薄而单薄。 - “春在阿谁家”:春天在哪里?可能是在远方的亲人家中。 - 月馆曾敲双陆
【诗句释义】 小重山,词牌名,双调,五十六字。上片四句,下片五句,上下片各三平韵。 天半疏星淡欲流:天上的星星稀疏,像要流淌下来一样。 小庭人不至,月如钩:庭院里没有人来,月亮弯得像钩子。 晚凉如水露华浮:夜深了,清凉如同水珠在月光中闪烁。 微风动,花影碎难收:轻风吹过,花影被风吹落。 雁字过南楼:大雁排成人字形飞过南边的楼阁。 声声啼别怨,助离愁:每只大雁叫声凄厉,更增添了离别的哀愁。
【注释】 齐天乐:词牌名。又名“齐天乐慢”、“庆春宫”等。单调,六十字,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 竹君六姨母:指张竹君,即张孝祥(1132-1189),南宋诗人。字世南,号于湖居士。绍兴中,以忤秦桧免官居杭,后起为礼部尚书兼侍读。有《于湖居士文集》传世。此词作于孝宗淳熙六年(1179)秋。桐阴抚琴图:描绘一幅幽静的竹林环境。 一痕月色迷人影,亭亭碧阴深处。 一抹月光映出人影,竹树苍翠掩映着幽美的地方